考研的选择比努力更要紧,所以不少考生在择校择专业的问题上纠结又纠结,考虑再考虑,但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就更没复习时间了,如何破?中国教育在线期望大伙搞清3个问题,准确定位!
第一要了解:考研是为了什么?
——考研抉择自我认知非常重要
第一要明确一点,考研不是你唯一的出路。大家有不少选择,譬如将来毕业可以去考公务员,可以出国,这时其实每一个学生都非常迷茫,这是常见状况。大家要做的事情,第一要有自我认知,我学什么专业?在社会的层次定位在哪?将来我想做些什么?我有哪些,我要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需要什么。譬如我学的建筑专业,建筑学在这个阶段我本科出去定位是什么?将来的职业通道是什么?大家要长期的看,而不是短期的说你将来毕业能挣多少钱。
假如各位同学是为将来长期进步,让我们的综合角逐能力更高中一年级些,这时考研或者说继续念书,可能是很必要的选择方向。当然无论你选择哪一个,都需要在未来的工作、日常,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学习提升才能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所以一点小建议,假如你定位高中一年级点,或者将来想走得更长远一点,本科毕业你再往上走一步,读个研可能性更大一些。相对来讲,竞争优势也会稍微大一些。
985、211高校是梦想,合适我们的非常重要
——不要盲目选择学校符合实质
在选择考试报名学校时,不要盲目选择,符合我们的实质状况,第一要有我们的原则,要衡量我们的基础。假如你是非211的,初定的时候目的不要非常高,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容易舍弃。
由于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角逐原因。举例,譬如考清华,要考虑一个问题,是哪个跟你在角逐一块考清华,你是非211的,是要去跟清华、复旦的学生去角逐。
第二,15%原则。在我们的基础之上以“洪荒之力”提升15%的水平。譬如我初定了211学校,但不是特别重点的学校,我再加个15%去冲一把,找一个更好一点的211学校选择,而不是盲目的选择。大家目前要做的是符合实质,然后踏下心来学习。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你才大概愈加明确我们的目的。在此鼓励大伙“你越努力越幸运”,而不是说目的是清华,到十月份才复习,那是没戏的。
择校、择校专业的参考指标
1、报名和录取比率。有些学校报1000人,要10个人,这种特别激烈的你就不要选择了。
2、实质分数线。不少同学看见的国家线,譬如划定的330分,360分,这叫最低分数线。大家有必要获悉上一年复试工作结束将来最后录取的那名学生是多少分,跟实质差距是多少分。譬如前几年有一个同学考的是北理,学校划了个360分,那个专业最后一名进复试的是372分,最高中一年级名是421分,在这时想告诉大伙的是:你不要单盯着360分,你要看372和421之间达到什么水平。再有不少同掌握比较纠结我们的视线面很窄,一个金融专业,他就永远想着清华北大,大家其实可以参考一些特别好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排名推荐,这里面会包括不少详细情况,能做出更多选择。结合这类看看我能考什么?
辅导班选择不纠结
针对不同基础个性选择
不是所有些学生都需要报辅导班。为何?有些同学基础特别好,自己学已经足够,过去见过一个学生,从山东科技大考东北财经,他考了397,数学满分150,我特别想问,你在哪学的,通过哪个辅导的?他花了180块钱,干吗了?我的180是报名费,就是自己听了听公开课,感觉自己底子很好,整体状况还最好,自己学习,买了一些考试真题资料,找了一些目的院校的拟定教程自己学,分数还是很好的。
大家把考生分为三种类。第一,基础好的,你可以上网找一些不收费的视频,资料可以看一看。
基础普通的,依据你的状况来选择,假如你学习自制力强,可以报一个相对简单的网课,把自己关在家能学进来的,还有市面上的大班课。
基础薄弱的,又想考名校的,这一部分学生还真是建议通过仔细斟酌和选择,来选择一个不浪费一年努力的辅导机构。选哪个无关紧要,任何一家教育机构是期望来的学生越多越好,并且大伙都考上。
再有一种个例,他说我是菜鸟,这样的情况假如你真的想考,常见的现象都想考好学校,这种建议必须要报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