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是否常常追着老师要要点?要点是指某个模块常识的重点、重点部分。
1.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一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地方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含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水平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可以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可以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如果以下三种情形:
物体平动时;
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成效时。
4.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地方、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况量,一般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一般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2.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二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容易见到单位还有min,h。
3.一般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可以完全确定物体地方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3.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三
气体压强
气体压强指的是封闭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气体压强产生是什么原因很多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的、无规则撞击产生的。气体压强与温度和体积有关。
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反之则气体压强越小。肯定水平的物体,体积越小,分子越密集。
依据理想气体定律pv=nRT: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的量、气体的温度成正比,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R为通用气体常量
4.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四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视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觉得物体的水平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一模一样
2)物体的大小<<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备相对性,而不具备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依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原因,忽视第二要原因,打造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5.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五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速度是状况量,加速度是性水平,速度改变量是过程量。
6.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六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缩短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有哪些用途线一直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7.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七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妨碍物体相对滑动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重压N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8.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八
1、电动势
概念: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概念式:E=W/q
单位:伏
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它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2、电源的几个要紧参数
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内阻:电源内部的电阻。
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mA·h。
9.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九
电势的定义
概念及概念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电势的单位:伏。
电势是标量。
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一般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质研究中,一般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电势具备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愈加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减少最快的方向。
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10.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
位移与路程的关系:
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两者都和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系。通常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的大小。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是两者才相等。
1、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一样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
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办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路程:质点实质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方向,是标量。
位移:是表示质点地方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地方指向末地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地方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地方指向末地方,位移只取决于初、末地方,与运动路径无关。
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别:
通常来讲,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标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地方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地方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11.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一
运动图象
1、x—t图象
、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地方。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
、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
、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12.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二
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大家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有哪些用途。
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便捷形象的描述磁场,如此的曲线叫做磁感线。对磁感线的认识:
①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本身并没有;
②磁感线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③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④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13.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三
静电平衡状况
(1)概念: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况
(2)特征:
1、处于静电平衡状况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地方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处于静电平衡状况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4、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14.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四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用途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方阻力,在该地区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Vt=gt
h=1/2gt^2
Vt^2=2gh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15.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五
1、弹力
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需要拥有两个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
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重压肯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一直沿着绳而指向绳缩短的方向,在剖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不是存在弹力的判断办法:假如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容易觉察,这个时候可用假设法进行断定。
16.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六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假如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大家概念v=s/t为物体在这期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期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地方)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期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17.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七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备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状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维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18.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八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速度是状况量,加速度是性水平,速度改变量是过程量。
19.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十九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状况
(1)一个物体假如维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大家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况
(2)物体维持静止状况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含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用途下物体处于平衡状况的运动学特点。
2、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势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一般可使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
20.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三笔记 篇二十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2.物理中,斜率k≠tanα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