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点击数:750 | 发布时间:2024-12-02 | 来源:www.youkaf.com

    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学习,是每一个学生天天都在做的事情,学生们从学习中获得很多的常识。

    1.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一


    1、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原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2、影响物质溶解的原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使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2.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二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办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氧化物等作正极。

    ②依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依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依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种类: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一般是电极本身消耗,水平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随着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3.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三


    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些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或水反应;

    ④大部分化合反应。

    容易见到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H2OCO+H2;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部分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4.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四


    1.区别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定义。正确书写容易见到元素的名字、符号、离子符号,包含IA、IVA、VA、VIA、VIIA族、稀少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容易见到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离别、萃取分液、溶解除杂等。

    容易见到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3.理解原子量、分子量、摩尔水平、水平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学会化学反应分类的特点及容易见到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肯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更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肯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还原性酸、_氧化物、_氢氧化物[Al3]、过氧化物、酸式盐

    10.酸的强弱关系:HClO4、HCl、H2SO4、HNO3>:H2SO3、H3PO4>: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概念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氧化物或_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未必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很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水平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5.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五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6.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六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2

    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2↓

    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2+2HCl=MgCl2+2H2O

    ④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7.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七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④伴有嗞嗞响声;

    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8.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八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

    在肯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影响电离平衡的原因。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

    水解实质

    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

    水解种类及规律

    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3↓+3H2S↑

    水解平衡的移动

    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9.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九


    1、水的电离

    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25℃时,KW=1.0×10-14mol2·L-2。温度升高,有益于水的电离,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

    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

    酸性溶液:[H+]>[OH-],[H+]>1.0×10-7mol·L-1,pH<7

    碱性溶液:[H+]<[OH-],[OH-]>1.0×10-7mol·L-1,pH>7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含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含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

    10.高中一年级化学必学三期中要点 篇十


    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减少温度、增大压强或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高压既有益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施的需要也高,故压强不可以特别大。

    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离别出去,能维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合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实际转化的比例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探寻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合平衡实际转化的比例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使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