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天学期起 各类培养单位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点击数:210 | 发布时间:2025-01-22 | 来源:www.zuidijiage.com

    2018考研交流群:438424323

    以下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2017年秋天学期起 各类培养单位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资讯,一块儿看看吧!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公告》。为便于各区域、各培养单位、广大学生及社会有关方面更好地理解《公告》有关内容,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同意采访,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介绍一下《公告》印发的背景?

    答:现在,国内在高等教育阶段打造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其他资助项目为辅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从规范上基本达成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的。2016年,政府、高校及社会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81万人次,资助总金额95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69亿元,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63亿元,高校事业收入提取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资助资金224亿元。

    伴随多方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资助方法,达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着力加大教育脱贫。加快推行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同意公平有水平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在,高等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大体上较为健全、运转好,但实行中还存在政策落实留有死角、政策衔接较为薄弱、贫困学生认定等管理环节不够准确等问题。2016年以来,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多次赴有关省份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单位,多方面调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拓展状况,重点查找原因和弱点。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公告》,拟一揽子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推进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把好事办好。

    2.《公告》是根据什么原则起草的?

    答:在《公告》的起草过程中,主要坚持五条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公告》共包含四大块内容,15条具体手段,全部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突出无缝衔接。统筹考虑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群体、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衔接问题,确保资助政策覆盖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三是力求不留死角。对于以往政策落实不严格、实行不到位的问题,一揽子提出改进手段和工作需要,确保不留死角。四是主张准确发力。对于建档立卡等特殊困难群体进一步加强资帮助度,同时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国家奖助学金名额分配,提升资助准确度。五是强调资助育人。资助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多方面进步,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

    3.对照以往颁布的有关文件,《公告》在健全资助政策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答:《公告》在健全和推进政策落实方面突出无缝衔接、多方面覆盖,主要体目前“四个全覆盖”。一是培养单位全覆盖。资助政策要惠及高校、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各类培养单位学生,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多方面落实研究生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2017年秋天学期起,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校、会计学院等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可按规定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二是教育层次全覆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预科生等各阶段学生,均可按规定享受相应教育阶段的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三是公办民办全覆盖。重申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按规定同等享受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四是所有地区全覆盖。需要所有省份于2017年4月30近日颁布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政策同时明确,对于符合条件的跨地区就业学生,根据“哪个用人哪个资助”原则,由就业所在区域给予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4.学生资助作为教育扶贫的主要内容,也要不断提升准确程度,《公告》在准确资助方面有什么手段?

    答: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资助的准确度,《公告》提出了“四个准确”的需要。一是对象准确。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确定当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指导标准,高校等培养单位要依据指导标准确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和资助档次。二是力度准确。加强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资帮助度。把建档立旧车网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与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状况的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国家助学金等有关资助政策原则上根据高端次或标准给予相应资助。三是分配准确。进一步优化资助名额和资金分配机制,向民族院校与以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学科专业为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高校等培养单位倾斜,并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专业、培养层次、学生经济困难程度等原因。四是发放准确。严格根据规定的时间、标准、方法发放资助资金,特别强调对于应当按月发放的资助资金,要确保全年发放金额达到规定的资助标准。

    5.《公告》进一步拓展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覆盖范围,真的达成了全覆盖。请问主要在那几个方面作了拓展?

    现在,国家助学贷款仅针对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办理。《公告》在两个方面作了拓展:一是开办单位从普通高校拓展到了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各类研究生培养单位二是学生群体从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研究生拓展到了预科生。国家助学贷款拓展政策从2017年秋天学期起多方面推行,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依据实质状况,自主选择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在入学前、收到录取公告书时即可申请办理,请与生源所在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录取高校或科研院所等培养单位做好对接。

    6.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对于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需要非常高,《公告》就优化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有什么部署和需要?

    答:为进一步优化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切实把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公告》针对目前政策实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四条手段。一是严格遵守规定程序和时间节点。对下达名额、组织评审、报备材料等工作,进一步重申了需要。二是确保准时足额发放各类资助资金。特别要做好寒暑假、学生毕业等时段的衔接工作,准时足额将资助资金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三是加大资助机构建设。尚未打造学生资助工作机构的培养单位,要尽快打造机构或配备专门职员。进一步加大县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职员队伍建设,按规定落实职员薪资福利、职称评聘等方面待遇。四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加大学生资助员工业务人员培训,增强资助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7.学生资助不只限为学生提供经济保障,还承载着育人功能,《公告》对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什么需要?

    答:《公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资助育人工作。一是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在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要使用科学合理、愈加人性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困难状况。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状况等内容时,不应当涉及学生隐私。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涉及受助学生的有关事情,应当征得学生本人赞同。二是强化资助育人功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培养年轻人学生多方面进步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的,在奖助学金评选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拓展勤工助学活动等环节,加大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年轻人学生自立自强、诚实诚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好品质。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借助国家资助完成学业,增强受助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

    8.怎么样保证《公告》的各项需要得到多方面有效落实?

    答:《公告》需要,各区域、各培养单位要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把好事办好,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准时传递给受助学生。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域、各培养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落实到位,并将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状况作为有关绩效评价和资金安排的要紧依据。除此之外,为确保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教育部、财政部已将2017年确定为“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拟采取一系列手段,规范管理规范、规范资金管理、规范资助程序、规范信息管理、规范机构队伍建设、规范监管责任,多方面提高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狠抓学生资助政策落实。

    第一篇 择校择专业

    2018考研全国各省市研招院校排名推荐

    2018考研区域划分及影响

    2018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大全

    研究生毕业薪资高的10所综合性大学大全

    2018考研10个冷门高薪专业推荐

    第二篇 备考安排

    2018考研需要了解的20个时间节点

    2018推免生报名网址

    2018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2018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应该如此开始

    2018年考研基础阶段备考策略---走进考研

    2018年考研基础阶段备考策略---择校择专业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伙筹备收拾的“2017年秋天学期起 各类培养单位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款的有关内容。知道更多有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2018考研,中公考研推出了全年集训营、OL乐学、名校推免培训机构、精品网课,与考研直播课堂,针对每一科目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指导,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推荐阅读》》》

    历年考研国家线及34所自主划线高校复试分数线

    全国各研招单位联系方法大全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