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体育硕士分析

点击数:902 | 发布时间:2025-01-29 | 来源:www.daregou.com

    *专业介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已有体育学硕士科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不相同种类型、各有侧重的学位种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方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水平标准等都更突出职业需要,更重视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

    *考试报名条件

    全日制体育硕士考试报名条件

    除竞赛组织范围:

    中国公民

    拥护中共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好,遵纪守法。

    年龄一般低于40周岁,考试报名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需要。

    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职员只准考试报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考生的学历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1、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依据本单位的培养目的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需要的职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

    自学考试生和互联网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考试报名。在校研究生考试报名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赞同。

    限竞赛组织范围:

    基本条件1、

    中国公民

    拥护中共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好,遵纪守法。

    年龄一般低于40周岁,考试报名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需要。

    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职员只准考试报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基本条件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职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

    在职体育硕士考试报名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2年并获得毕业证书、具备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职员;或者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5年并获得毕业证书、具备“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职员。

    专科毕业考生录取人数低于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10%。

    *考试概要及命题需要

    考试参考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2011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概要及指南》。

    2.政治理论、专业常识和专业技能考试在复试时由华南师范大学组织考核。

    专业常识和专业技能考试参考书:《体育原理导论》,杨文轩主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考试参考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2011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概要及指南》。

    2.政治理论、专业常识和专业技能考试在复试时由华南师范大学组织考核。

    专业常识和专业技能考试参考书:《体育原理导论》,杨文轩主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学位论文/授与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

    使用理论常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

    课程学习使用讲授、案例剖析、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和专题讲坛。

    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以校内导师为主。培养单位可聘任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管理者等长期从事体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就业方向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就业前景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享受国家规定的就业政策,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因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与培养过程强调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时间长、比较有针对性,有肯定的实践历程,加上“双导师”的指导,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拥有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就业前景将愈加宽广。伴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不断健全和进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将日益遭到全社会的认同和欢迎。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