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学习交流群:410257364
考研目的确定是走好考研的重点一步,可以说,选择志愿是个风险非常大的博弈过程。因此,进入6月强化复习,大伙好想了解,明确好目的。虽然报名还未开始,不过就此机会,下面和大伙谈谈关于考研考试报名的四大模式的问题,期望大伙可趁早了解下。
考试报名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下面几个步骤:
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考试报名单位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
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考试报名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考试报名本专业跨校考试报名跨专业本校考试报名跨专业跨校考试报名。不同考试报名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
1、本专业本校考试报名。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为常见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高的。通常来讲,只须专业很好,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考试报名本校本专业。
2、本专业跨校考试报名。本专业跨校考试报名是什么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很好,但外贸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外贸原单位太热点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他角逐相对缓和的考试报名单位。本专业跨校考试报名备考的困难程度要大一些,由于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别非常大而且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很难准时获得。
3、跨专业本校考试报名。学校牌子很好,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考试报名。因为隔行如隔山,跨专业考试报名有较大的困难程度,且这种困难程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考试报名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困难程度就越大。
4、跨专业跨校考试报名。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非常不认可,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考试报名。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困难程度大,不只面临着很多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途径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那样,考生到底怎么样确定考试报名专业和招生单位呢?大家觉得,贯穿整个决策过程一直的两个重点的要点:考生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事实上也就是考试报名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考生自己的意愿和条件里面又有3个主要原因:
1、考生的专业意愿。通常来讲,确定是不是换专业主要看考生我们的意愿。很多考生高考考试时的专业选择并不是自己做主,而是父母和老师的一厢情愿或者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发现自己并不合适学这个专业,如此考研就成了一个改换门庭、达成自己兴趣和抱负的绝好机会。还有很多考生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以后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这类考生在判断专业前途时,就要目光长远一些,依据社会发展势头来理性地判断将来一段时间专业的前途,不要盲目跟风。
2、考生的考研目的。考生考研的主要为了什么,对选择专业和考试报名单位影响非常大。就应届考生而言,一些考生就读于名校热点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考研的主要为了获得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很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生活转折的惟一机会,志在必得。在职考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部分考生工作非常不错,考研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是要过考研跳出原来的小天地,创造新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二是只须能考上就好。前者选择专业和考试报名单位时当然主要看我们的爱好和将来的进步需要,而后者则要愈加注意权衡选择,尽可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3、考生的角逐实力。角逐实力非常强的考生,自然可以往高处考,往好处报而角逐实力普通的考生则应注意避开白热化的角逐点,考试报名稳妥一些的志愿。
确定考试报名志愿的第二个重点原因是获得真实的信息,权衡利弊,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特别是那些角逐实力一般而又志在必得的考生,更要借用于信息的采集,选择录取可能性大的专业和招生单位。考生在基本确定考试报名专业后,应该进一步选出设置了这类专业的学校,并依据其他一些主客观条件,圈定目的单位,进而对这类目的单位进行信息的采集和比较,终选取合适的志愿。
1、目的单位的角逐态势。第一是看目的单位的分数线。有一些好学校的总分和单科分数线或许会高于全国统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考试报名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低数。第三是看考试报名人数和招生人数,两者之比即为考录比,数值越大,说明角逐越激烈。这类数据应该尽可能往前多采集几年,可以看出一个趋势,譬如说录取门槛逐步减少还是逐步抬高,是基本稳定还是剧烈波动。逐步抬高的困难程度比较大,而波动剧烈的风险比较大。
2、目的单位的录取状况。因为研究生招生是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负责,各专业院系的权力非常大,因此需要详细摸清录取状况,比如实质录起名字额到底是多少,录取是不是公平公正等。有的招生单位和专业院系内部保送名额不少,表面上看着招生名额不少,但扣除保送名额后就所剩无几有的单位和院系一贯奉行自己家里人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本单位和本院系的考生,外来考生很难享受公平待遇。凡此种种,都是考生朋友必须要事先搞了解的。
3、目的单位的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采集目的单位的复习资源,比如历年考试专业考试试题,考试命题所依托的教程,考试复习的参考书目,复习的重点范围,命题教师的命题风格等等。这类信息对于复习和考试来讲是至关要紧的。
4、种考试报名模式当中,本校考试报名的两种模式在采集信息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优势,而跨校考试报名的两种模式都缺少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凡跨校考试报名的,需要将信息的采集和比较作为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此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一个适合的专业和考试报名单位。
2016年考研复习马上进入暑期强化阶段,期望考生可以抓住假期,高效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半年集训、暑期集训、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知道咨询。同时,中公考研还推出了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强化复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