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天下没不收费的午餐”,为了收成读研的种种好处,没付出一定是不可以的,而且不冒风险也是不可能的。那样考研的本钱和风险到底怎么样呢?
1.考研/读研显性本钱知多少?
考研显性本钱指的是为了考研成功前前后后要付出多少资金。给出一个理想化的计算案例:以六个月备考时间跨度、跨校考试报名为例,餐饮费6×300=1 800;房租费6×400=2 400;书本费少说也要花600;报名费150;复试旅费、住宿费、餐饮费1 000;其他450……少说也大于7 000元了!这还不包含报辅导班的钱。当然,这只不过一种理想化的本钱计算,一般说来对于大部分人,本钱不会这么高,尤其是考本校本专业的在校生,此本钱会大为减少。
读研显性本钱是指读研所需花费的资金。这与学校和专业密切有关。对于清华、北大、中科院一类知名研究院而言,研究生期间一般不需要支付学费,其他待遇也还很好。其他收费的研究院也有不少公费名额,还有不少学校推行奖学金制,第一年看考研成绩,第二年看第一年的学习成绩排定奖学金等次。一般而言,获得二等奖学金以上的学生就不需要支付学费了,还有可观的生活补助。
2.考研/读研隐性本钱知多少?
考研隐性本钱是指为考研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机会本钱。通常来讲,对于基础普通的考生,考试报名本校本专业至少耗时3个月,本校外专业至少耗时5个月,外校本专业至少耗时7个月,外校外专业至少耗时9个月。成功与否还与你投入的精力有关:你是不是专注复习考研?你是不是吃苦了?你的时间借助效率有多高?
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的,譬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筹备找工作,做兼职等。用花在考研上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所创造的价值就是考研的机会本钱。
读研隐性本钱是指为读研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机会本钱。目前的研究生培养都是两年制或三年制,也有两年半制的。借助读研的时间,假如经营一个小企业,可能已经小有规模。在职场上拼搏,可能已经晋升到主管、经理的职位。对企业来讲,招聘的时候会选择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还是连读了十几年书而能力平平的某些研究生,答案不言自明。
研究生的两到三年正值青春韶华,是生活宝贵的时光之一。把一生的黄金时间用来读研,值不值得?大家都没法回答你。大家也只能借用李开复先生的一句话:“Just follow your heart!”
总之,隐性本钱非常复杂,但又客观存在。年轻的大家,可能不需要考虑得那样复杂,把什么都计算得那样精准。年轻就是本钱,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不必在乎一时的本钱。大胆去想,大家才有梦想;勇敢尝试,才有成功的可能。智慧来源于失败,多次的磨砺之后,大家自然会变得聪明,在做投资之前,就大概做出好的选择,以少的付出取得大的收益。
3.考研/读研的风险有多大?
如何才能降低失败风险?报太好的学校里的好专业怕考不上,报次了又怕亏了自己,如何解决?这是海量考研人常常问的问题。
考研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考研人都会承受多少的风险。风险来自那些方面呢?
自己基础,背景,学习以外的能力等方面可能致使在复试中败北。毕竟不少导师都爱专业基础扎实、表达能力强、革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考虑能力强的名校毕业学生。当然,导师也喜欢那种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学习力强的学生。正是这样,每年考入名校的一般院校学生也不在少数。
复习办法不适合、复习方案存在紧急失误、时间规划与管理能力欠缺。由此而致使复习进度跟不上,复习成效不好。终考场发挥势必受影响。
角逐可能过于激烈。激烈的角逐一般在名校的热点专业展开。前面已说过,法律、计算机、通信、财会金融类等专业,其考试报名录取比率甚至低于5%。因此考试报名名校热点专业的考生需要特别慎重,好下定“必死的决心”,抱定“必胜的信念”,进而采取“必赢的行动”,做好很多方面的事情。
各种意料之外。对于读研的风险,则主要有毕业后未必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读研期间未必能遭到导师的看重而致使能力提高不如意、读研后未必真的喜欢我们的专业而致使专业进步受限甚至苦闷不已。当然,这类风险,大家读研后有不少时间去避免和解决,在此就不深入展开了。只须大家不放松对我们的需要,凭着考研过程训练出的学习力、心理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