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分三年多方面推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点击数:462 | 发布时间:2025-06-02 | 来源:www.lzhryy.com

    教育部召开媒体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介绍“双万计划”“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思路和推行策略。中公考研记者整理了“教育部:将分三年全方位推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资讯,关注一下~

    卓越拔尖计划推行已整整十年,从2009年推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来,教育部先后联合13个部门推行了一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深入推进改革,获得了明显效果,培养了一大量卓越工程师、大夫、法治人才、农林人才、教师、媒体传播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了要紧的人才智商支撑。

    “假如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更多具备‘试验田’的性质,计划2.0则是新年代高校全方位落实‘两个根本’、推行综合改革的‘大田耕作’。”吴岩表示,2019年-2021年,教育部将分三年全方位推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这个计划可以概括为一个总体部署、三项要紧任务、一次水平革命。

    一个总体部署是经过推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方位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进步能力。

    三项要紧任务是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方位推行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

    一是推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专建设计划。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二是推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课建设计划。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包含具备高阶性、革新性、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种类课程。三是建设26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高地建设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方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7个学科建设。

    一次水平革命是经过推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水平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范围的“水平中国”品牌,全方位达成高等教育内涵式进步。

    高校参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须拥有一些基本条件。吴岩介绍,这类基本条件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一是须全方位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二是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三是不断健全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四是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水平文化。

    “大家的目的是,到2021年建设布点完成的时候,国内高等教育优质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将完全形成,‘两个根本’或有效落实。大家的期望是,金专金课在高校随处可见,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吴岩说。

    发布会上,天津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介绍了学校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建设有关思路和举措。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九年来,天津大学共21个本科专业、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范围进入计划,参与学生13000余人。打造了“1234+X”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模式,该模式自嵌范式转型的内生动力,有力推进了新工科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说,学校瞄准将来农业进步需要,重新确立了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的,打造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达成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向通专结合的多样化教育模式转变。

    浙江教育厅厅长陈根芳介绍了浙江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他表示,以革新方法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浙江融汇新技术,推进网络、虚拟现实、5G等现代技术在计划2.0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建设20所省级“网络+教学”示范性高校,推行“网络+教学”省级教改案例、省级示范课和新形态教程“三千计划”。构建新体系,围绕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构建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立交桥式人才培养体系,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收拾的“教育部:将分三年全方位推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帮助!更多考试动态尽在中公考试动态频道!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