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区域考研名校及专业优势剖析

点击数:686 | 发布时间:2025-06-08 | 来源:www.lcyxlm.com

    2017考研学习集中营:389812479

    华东区域的高等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里历史名校多如云,浩如繁星。“985工程”与“211工程”高校的数目仅次于华北区域。单“985”高校便有11所之多,分别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其中历史超越百年的名校更是不胜枚举。而“211工程”高校更是超越30所,加上台湾的台湾大学、成功大学等亚洲一流高校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一大量享誉海内外兼具学科特点的艺术类高等学府,华东区域可谓国内顶级名校的集聚地。

    整体特点:名校如云,出路多元

    华东区域的高校不但历史悠久,数目繁多,在专业上更是特点鲜明。理工科方面占据了华东区域作为中国要紧的工业基地的优势,进步出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理工学科,如复旦和山大的数学,南大和中科大的物理,浙大和华理工的化学与化工,上交大与华师大的电信与计算机,海大与厦大的海洋科学,同济和东南的土木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等久负盛名医科中有历史上“北协和,南同济”美誉的同济,更有目前医科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复旦、交大、第二军医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因为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加之大家的生活质量较好与消费理念超前,促进地区内高校在商科与管理学科的进步上得到了迅猛进步,尤其是上海等沿海省市的高校,这方面的专业特别遭到考生们的喜爱人文社科类学科更是应了那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复旦、南大、山大、华师大等传统文科强校的文史哲专业多次名列全国前三甲,实力超群,大师云集,而那些理工科学校也纷纷结合我们的优势学科走出了一条特点文科的道路。

    正是由于有了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资源,华东区域的高校才能进步得这样迅猛,特点鲜明。也正由于这样,广大考生一旦在华东区域的高校深造,毕业时,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向在等着他们,他们的选择也就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可以借用所在地区高校国际化程度高、与海外大学交流广泛的机会出国留学,也可以借用所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选择去跨国公司、大型国企与新兴产业公司就业,也可以选择在这风险与机会并存、充满挑战性的国际市场白手起家创业。总之,选择华东区域的高校深造所能给予考生们的绝不只只不过一纸文凭。

    ▶代表选手特写: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由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创建,首任校董为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常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期望,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解放初期曾被誉为“江南第一学府”,现坊间亦有“北有北大,南有复旦”之说,学校以无可争议的综合实力名列华东名校之冠。学校是教育部与上海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之一,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网盟”的成员大学。现有学科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工学等十大门类,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

    复旦多年来一直占据着国内外所列中国高校排名推荐的前三位,并跻身世界百强高校。复旦在一些学科范围具备强大的传统与优势,其在媒体传播范围的学术影响力与地位,与广泛的人脉互联网和软硬件资源、师资力量等堪称国内超一流。文史哲与理论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优势也具备压倒性的,华东区域中也就只有同为国内文理超级强校的南京大学能与之分庭抗礼。除此之外,复旦在数理化方面的强势与实力同样令兄弟院校感到巨大的重压,其数学范围的威望与出色传统也只有北大能与之睥睨。当然,复旦在进步的过程中也有软肋,那就是工科的进步,一直没可以有迅猛的进步与突破。而同为传统优势学科的医学与生命科学范围虽然依然实力强悍,但也遭遇同城的上交大、二军大与同济等高校的步步紧逼,进步并不一帆风顺。但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复旦作为华东区域一哥的地位虽时有挑战,但现在仍没办法撼动其地位,它仍然是海量考生心目中的神圣高校。

    ▶候选选手列举

    浙江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求是书院,曾被誉为“东方剑桥”,现有工学“北清华,南浙大”之说,化工、电气、数学进步得非常不错,文科中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为最大的亮点。

    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南洋公学,被誉为“东方的MIT”,理工科非常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特别强,医学、管理学科进步得非常不错,文科在法学上有特点。

    南京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国立中央大学”,一直坚定不并校路线,受学人敬仰。文理见长,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长年把持全国第一的地方,文史哲都非常强。

    中国科技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有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点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大学,两院院士人数超多,数理化样样强悍,文史方面科技史独树一帜。

    山东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山东大学堂,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历史沿革很曲折而艰辛,校风淳朴。文理兼长,数学、材料及文学学科非常不错。

    厦门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校园建筑有特点,学校在海边,风光无限好。理科特别强,经济学、海洋科学是其王牌。

    同济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国校名最有内涵、好听的高校之一。医科起家并享誉海内外,现以理工科见长,土建环境类、德语最强,生命科学与医学、外国哲学、常识产权法发展趋势迅猛。有德国血统,校风严谨。

    东南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三江师范学堂,曾被誉为“东南学府第一流”。校园为原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相当漂亮。同为理工见长的高校,建筑、交运、电信及生物工程非常不错,文科中艺术学超强。

    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以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为基础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文理兼长,师范教育学科、心理学、地理学、文史学科都非常强。

    中国海洋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漂亮的滨海城市青岛,校园建筑很与众不同,学校学科特征很鲜明,海洋及水产科学超强,围绕海洋进步起来的新兴学科,如海洋与生态文化学科进步非常飞速。

    苏州大学:“211工程”院校,其前身为东吴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家以西式办学体制举办的大学。以文理医见长,纺织工程、放射医学、内科、骨外科、文学等非常强。

    南昌大学:江西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得全省之力共建的高校,教育资源与地方政策优势明显。学校以工科见长,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其优势学科。

    ▶备考指南:小心择校、差异角逐

    想要考试报名华东区域高校研究生的灵活度是相当大的,选择的面可以非常广,自主性更大。华东区域高校的总体数目居全国前列不说,层次结构也是多样化的,“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公立本高校、私立高校一应俱全,每一所高校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传统与优势。考生可以参考我们的爱好、专长与以后的职业规划挑选能力所及的高校及专业进行考试报名,切忌择校时的盲目跟风或不切实质。除却认真对待国家统考的公共课外,还应当着手知道了解每一所高校在专业课命题方面的特征与方向。可以在考试报名高校的官方网站上搜索有关考试信息,也可以购买有关的复习提纲,更好的方法则是向去年或近年考上的同学进行当面取经,有机会的话好还能和考试报名的导师获得联系,并得到他们的指导。

    虽说考试报名选择性大,但好学校毕竟是稀缺资源,即便有再多的高校在中国都是不够的,加之华东区域作为国内经济最为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想要过读研的方法来这里生活的人大有人在。因此考试的角逐重压是很巨大的,考生需要提前调整好心态,做好迎接这场艰难战役并随时可能失败的心理筹备。同时,假如基础一般,要尽量错开热点高校与专业,可以考试报名热点高校的弱势学科,譬如文科生可以考试报名传统理工科大学的文科专业,而理工科学生可以考试报名文科强校所新建的理工科专业,进行差异化角逐。

    考研院校选择,其困难程度不亚于高考考试,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考研是不是可以成功!所以,方向非常重要!大伙有院校专业方面的选择困难症都可以免费咨询中公考研,大家都一直致力于为考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为了便捷大伙学习,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知道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轻松学习!

    精彩文章推荐

    十三大学科门类解析2017考研:法硕九大名校对比剖析2017专业选择忌“盲从”中国61所名校中的王牌专业面对面告诉你如何选专业2017经济学考研择校的5大梯度想考名校的快点进去!2017考研择校“城市论”2017考研不可错过的十大专业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公考研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