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宪法学和法制史来讲,考试的角度是什么?宪法学部分,主要看考查宪法的基本知识和有关宪法的法律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时候直接考查宪法法条,因此需要增强记忆。法制史部分更多考查每一个朝代的要点的对比与记忆,因此需要理清每个法律规范的历史沿革,加大记忆。
2022年法硕考研大纲在2021年9月14号发布了。通过法硕考研新大纲,会发现对宪法学和法制史有一些新增和修改。
第一,宪法学部分新增变动不大,只有一些细节文字方面的变动和增加的细节变化,没实质性的变动。比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常委会组成职员 10 名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是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注意,新增的版块,会考察的可能性有多大,大伙都是可以预判的。
具体在宪法学的备考中要做到两方面:一方面要多关注变动的考试知识点,一方面要重点学习常考的要点,理解记忆要紧法条。
第二,法制史部分变动较多,新增了一些内容,明确了部分规定的来源,比如,新增: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豪门控制国家政权,门第家世遭到格外看重,尊卑身份等级森严,贵族官僚犯罪遭到法律庇护,明确了“八议”入律的背景。士族规范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些历史现象,它的特征是按门第等级不同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望族”。另外,需要特别注意两处:
在第一章最后增加中华法系。中华法系的内容在法理学中有所涉及,今年在法制史也增加了有关内容。
该要点可能考查选择题,选择题中注意中华法系形成和进步过程中各种原因所起到有哪些用途与中华法系的特征;还可能与法理学中依法治国相结合,论述复兴或重塑中华法系对全方位依法治国的历史意义。考生在回答该问题时,先将中华法系的意思及特征回答了解,然后再回答依法治国的有关内容,最后将二者结合。
在第三章第二节增加,东汉后期律学兴起,学者以儒学思想注解《九章律》,称为“章句”,司法上也总是被引用断狱,影响很大。《晋书·刑法志》:“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
春秋决狱是汉朝的重点常识,2019年考过简答卷,不排除今年考剖析题。比如,董仲舒曾亲自以儒家经典的精神和事例断案二百余例,考试时可引其中一个案件,考查春秋决狱的有关要点。同学们要特别关注。
法制史其他新增部分也要关注一下,新增的地方,考察的可能性非常大。具体在法制史的备考中,除去注意变动部分以外,依旧应该注意历年常考的各项法律规范,弄了解每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规范及其历史沿革,对比记忆,全方位学会。
备考法硕需要针对不同考查科目,理解学会,反复记忆,不断巩固我们的学习成就。最后祝各位考生备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