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概要
科目代码:T33
科目名字:环境水平及评价
第一部分 目的与基本需要
本课程主要从环境水平这一基本定义出发,依据环境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探讨环境水平与人类社会行为间的价值关系,评价人类经济活动和进步对环境水平的影响与环境水平变化对人类社会行为、存活与进步的影响。
第二部分 具体内容
(一)环境水平及评价概况
1. 学会环境水平、环境水平评价的定义;
2. 学会环境水平评价的种类;
(一) 环境水平近况评价办法
1. 学会评价因子的基本定义;
2. 学会大方、水、土壤评价因子的选择;
3. 学会环境保护标准的意思及分类;
4. 理解大方、水、土壤环境的不同标准;
5. 学会环境水平指数含义及用;
6. 理解污染源调查的意思及内容;
7. 学会污染源调查办法中物料衡算法、等标污染负荷法的用法;
8. 理解污染源评价的意思及目的;
(二)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及基本程序
1. 理解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2. 学会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义及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
3.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概念及工作程序;
(三) 环境影响评价办法与技术
1. 学会环境影响辨别概念及内容;
2.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预 测办法;
3. 知道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评价办法;
(四)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 学会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的定义;
2. 学会水体自净概念,应用氧垂曲线讲解好氧、富氧过程;
3. 学会河流完全混合模型及应用;
4. 理解水质模型中参数的标定;
5. 学会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五) 大方环境影响评价
1. 理解大方扩散过程;
2. 学会高斯大方扩散模型基本假定及应用;
3. 理解扩散参数确定;
4. 学会大方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5. 知道大方扩散的线性模型、熏烟模型含义;
6. 理解大方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六)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 学会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临界值的定义;
2. 理解土壤环境影响辨别及种类;
3. 学会土壤近况调查的内容及近况评价的内容;
4. 知道土壤农药残留模型、重金属污染模式、土壤退化趋势预 测模型及应用;
5. 理解土壤污染型影响、退化型影响、破坏型影响的意思;
(七)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 学会环境噪声及噪声基本评价量;
2. 学会噪声环境近况评价的基本内容;
3. 理解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八)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 学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定义,基本内容;
2. 理解生态环境影响辨别,近况调查的内容;
3. 知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办法及应用。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
命题说明:
试题包含(但不限于):解释说明、问答卷和论述题。
参考书目:
《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高等教育出版社。
3、其他规定:
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本科目考试不能用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