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概要
科目代码:F15
科目名字:植物生理学
第一部分 目的与基本需要
1、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考核知道考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植物生理学中基本的定义和原理,运用所学的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说明和解决生活和生产实质中与植物生理学有关的问题能力,与知道植物生理学的收获与发展势头。
2、基本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考核,需要考生认识植物生理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任务,理解和学会有关植物生理方面的基本定义、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及机制,能积极主动运用这类规律为农、林、牧等所有借助植物生产的事业中去。
第二部分 具体内容
1、知道植物生理学的特征、内容和任务,学会植物生理学内涵。
2、知道植物的含水量、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况和用途、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渠道、速度和动力,学会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方法、与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渠道、动力和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学会蒸腾用途的生理意义和部位、气孔蒸腾的机理,影响蒸腾的内、外条件,知道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3、知道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类型,学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用途、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法和机理、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法,知道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理解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过程,知道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4、知道光合用途的重要程度、叶绿体结构和功能、叶绿体色素,学会光合用途的原初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和碳同化的过程,理解光呼吸的渠道和生理功能,理解影响光合用途的原因。
5、知道呼吸用途的定义和生理意义,理解植物的呼吸代谢的渠道,学会呼吸用途的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理解呼吸用途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和借助,知道呼吸用途的调节及控制、影响呼吸用途的原因、呼吸用途原理在作物栽培和粮食储藏中有哪些用途。
6、知道有机物运输的渠道、速率和溶质类型,理解韧皮部装载和韧皮部卸出的过程,理解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7、知道植物成长物质的定义和类型,理解成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掉落酸等的结构、类型、生理用途及用途机制、运输和生物合成渠道。知道植物成长物质成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8、知道光敏色素发现、光敏色素分布、光敏色素化学性质及光化学转换和反应种类,理解并学会光敏色素的生理用途及用途机理。
9、理解种子萌发的外面条件和生理生化变化,知道植物成长大周期的规律及植物成长的有关性。
10、理解植物的春化用途及光周期现象,熟知光周期现象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
11、熟知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休眠是什么原因及打破休眠的办法,知道植物的衰老及衰老机制。
12、知道抗成人两性生理的重要程度、植物抵抗逆境的方法,学会植物的耐旱性、抗寒性及抗盐性与耐旱性、抗寒性的机理。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
1、命题说明:
(1)考试目的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需要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有关词汇描述:较低需要——知道;一般需要——理解、熟知;较高需要——学会、应用。
(2)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依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考试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的程度,与运用所学理论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题型:解释说明,填空题,问答卷,论述题等多种题型。
2、参考书目: 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其他规定: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4、考生不能用电子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