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部分(二)|专升本语文成人高考复习提纲

点击数:572 | 发布时间:2025-08-22 | 来源:www.ffwkj.com

    《国殇》(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屈原国内古时候第一个有巨大收获的诗人。

    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进步了“楚辞”。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等。

    《国殇》选自《楚辞九歌》,用于祭奠殉国的将军。

    <<课文解说>>

    1、本文主旨

    全诗概括而生动地描写了楚国将士不畏强敌,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场景,歌颂了他们刚毅勇敢,舍身殉难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死难将士的深沉悼念和由衷的敬佩之情。

    2、词汇讲解

    首身离兮心不惩。惩;悔改;

    凌余阵兮躐余行。凌:侵犯;

    援玉抱兮击鸣鼓。援:拿着;

    身既死兮神以灵。以:而;

    3、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两层。

    第一层:描写楚军将士英勇杀敌,最后全军覆没。

    第一句,描写将士披甲操戈,筹备战斗;

    第二句,描写两军交锋;

    第三四句,描写敌人兵多势众,楚军英勇战斗;

    第五六句,描写敌人冲进楚军军营,楚军伤亡惨重;

    第七八句,描写楚军将士勇武不屈;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第九十句,描写楚军全军覆灭,横尸疆场,天昏地暗,场面壮烈。

    作者根据战斗的进程描写,展示了战斗的全过程,表现了楚军将士的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精神。

    第二层,祭奠楚军阵亡的将士的亡灵。

    这一层是诗人对阵亡的将士们的深情礼赞。

    前四句,描写将士们征战的精神,礼赞将士们刚武英勇,舍身殉难的精神;

    后四句是感天动地的礼赞,活时凛然浩气,死后也是灵魂不散,虽死犹生。

    《学习要素》

    场面描写完整,真切。

    描写战争场面十分真切。前十句,记述楚军披挂出阵,与敌人交锋,兵败身死的全过程,层次十分了解。既有大的场面,又有细节描写,还有氛围渲染。

    擅长运用氛围渲染铺垫。

    作者描写出战斗场景的氛围,从而引出对死者的礼赞。如旌旗蔽空,流矢交坠,鸣金击鼓,血撒疆场的战斗场面的惊心动魄的氛围,衬托了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楚军将士威武不屈的精神。

    《重点段落剖析》

    诗的第一部分。

    描写内容:见《课文串讲》;

    划分层次:见《课文串讲》。

    《陌上桑》(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汉乐府本来是西汉设立的音乐官署。将来就把这个官署内采集的可以唱的诗称为乐府诗。

    《陌上桑》是一首汉乐府诗,无言叙事诗。

    《主旨》

    叙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罗敷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赞美了罗敷女的坚贞和智慧,讽刺使君的愚蠢,反映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和无耻。

    《课文串讲》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起因。描写罗敷劳动情景,服装相貌的漂亮

    第二部分:事件经过。描写使君调戏罗敷,遭到严词拒绝。

    第三部分:结局。描写罗敷夸夫。

    《疑难词句》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坐:由于。

    秦氏有好女。好:美女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颇:略微

    何用识夫君,白马从驪驹。从:跟从。

    《学习要素》

    1、女主人公罗敷的形象特点。

    形象美,心灵美,机智勇敢。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譬如文中的环境描写,从环境描写来看,是正面描写;但从表现罗敷的漂亮来看,又是侧面描写。特别“行者见罗敷,——”更是侧面描写,没描写罗敷怎么样漂亮,而是从旁人的反应衬托出罗敷的漂亮。

    《重点段落剖析》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夸夫表现罗敷对自己夫君的忠贞,对使君的嘲讽,蔑视。使使君相形见拙,无地自容。

    2、划分层次。

    分为五层。

    前四句。描写夫君地位显赫。

    “青丝系马尾”四句,描写夫君的财富。

    “十五府小吏”四句,描写夫君官职。

    “为人洁冰肌玉肤”四句,描写夫君的美貌。

    侧面描写,借别人评价。

    《短歌行》(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曹操东汉未年建安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以乐府旧题表现新内容。

    他的风格基本是苍凉悲壮。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解说>>

    1、本文主旨

    本诗写作于曹操晚年,抒写了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怀。在诗中,他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诗中虽也流露出生活苦短的愁闷,但作者的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

    2、词汇讲解

    1、对酒当歌。当:面对;

    2、但为君故。但:只不过;

    3、何时可掇。掇:拾取;

    4、契阔谈宴。契阔:聚散;

    5、枉用相存。问候枉驾前来的贤才。

    3、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八句,感叹生活苦短,忧思难忘;

    第二层,(青青子衿——心念旧恩)求贤不能的哀愁和诚心纳贤的态度。

    分为四小层。

    (1)(——沉思到今天)自己对贤才的思念;

    (2)(——鼓瑟吹笙)表示对贤才真诚欢迎的态度;

    (3)(——不可断绝)贤才不容易得,自己忧心不断;

    (4)(——心念旧恩)期望老友能前来,为自己举贤荐能。

    第三层,(月明星稀——)惋惜贤才未得明主,自己有广招人才的信心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学习要素》

    剖析前八句的内容。

    前四句,感叹年岁已老,功业未成,“譬如朝露”用比喻手法,感叹生活苦短。接着四句,写政治抱负未得达成,心情苦闷,想借酒浇愁。

    剖析诗中思贤若渴的情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用来表达对贤才由来已九的思念之情:“呦呦鹿鸣”借用来抒发诗人热烈欢迎贤才到来的情景。下面着重描写诗人求贤不能的惆怅和苦闷,设想海量贤才故友远道前来的幻影,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无比思慕的心情。

    作者描写贤才无所依托,殷切期望贤才来到自己身边,助己完成统一大业。

    诗中“月明星稀”四句,比喻当时贤才流散各地,无所依托。“山不厌高”四句,借用周公的典故,以周公自比,渴望得到更多的贤才,建功立业。

    重点学会本诗运用比喻的手法。

    “譬如朝露”来比喻生活短暂;

    “我有佳宾,鼓瑟吹笙”比喻自己由衷地礼贤下士;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没明主可投;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比周公,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重点学会善用典故有哪些用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源于《诗经》,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真情;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佳宾,鼓瑟吹笙”源于《诗经》,表达作者对贤才梦寐以求的思念;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源于《管子》,抒发作者渴求贤才的心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作者礼贤纳士的心情,和天下统一的期望;

    《重点段落剖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思贤若渴,期望得到贤才辅佐的心情。

    找出比喻的手法。

    前六句。

    用典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