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点击数:568 | 发布时间:2024-11-14 | 来源:www.ltglw.com

    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1.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一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

    3、徘徊于斗牛之间

    4、凌万顷之茫然

    5、渺渺兮予怀

    6、客有吹洞箫者

    7、何为其然也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固一世之雄也

    10、而今安在哉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2、而又何羡乎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二


    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尝不临文磋悼,不可以喻之于怀。

    译: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是什么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总是不可以了解为何会这样。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的寿命伴随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终都要完结!

    ③壬戌之秋,7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季,7月16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④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⑤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大家任凭小船随便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⑥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XX伴奏。

    ⑦其孰能讥之乎?

    译:难道哪个能讥笑他们吗?

    ⑧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我对于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书没有,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而无人可以说了解本来的状况,哪儿说得了解呢?

    ⑨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入考虑而小心地采取的原故啊。

    3.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三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夫晋,何厌之有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6、秦王必说见臣

    7、今日往而不反者

    8、请辞决矣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0、秦武阳色变振恐

    11、图穷而匕见

    12、秦王还柱走

    1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4、距关,毋内诸侯

    15、张良出,要项伯

    16、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7、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18、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19、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0、置之坐上

    4.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四


    寥廓:高原空旷。

    辽阔: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因为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很难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期积累起来的风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养育:抚养和教育。

    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

    5.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五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独”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人,单独。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哪个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季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以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刚。

    6.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六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了解。

    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总是有得。得:动词作名词,技巧,收成。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7.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七


    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

    2、穷回溪。

    3、穷山之高而止。

    使动使用方法。

    1、舞幽壑之潜蛟。

    2、泣孤舟之嫠妇。

    意动使用方法。

    1、吾从而师之。

    2、而耻学于师。

    3、孔子师郯子。

    4、侣鱼虾而友糜鹿。

    5、始指异之。

    6、粪土当年万户侯

    8.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八


    画图省识春风面。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义:得意的样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古义:离得远远的故乡;今义:遥远。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古义:年暮垂老;今义:不少年,一辈子,终生。

    艰难苦恨繁霜鬓。恨,古义:遗憾;今义:仇恨,痛恨。

    9.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九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③谪戍之众

    ④天下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尝以十倍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④聚之咸阳。

    ⑤铸以为金人十二。

    ⑥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⑦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⑧身死人手。

    4、宾语前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哪个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语后置

    ①伏尸百万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

    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②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0.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要点复习 篇十


    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

    ②孝公既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哪个何

    ⑥倔起阡陌之中

    ⑦赢粮而景从

    ⑧百有余年矣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⑩威振四海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