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怎么样选择一个自己认可的学校是考研“新手”们面临的第一关。考研择校时不只要考虑院校的实力及往年的录取状况还要考虑考生自己的状况。在这类方面,不少同学容易走入误区,左右徘徊,盲目相信高校排名等。左右徘徊,频繁更换考试报名院校
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一些同学在几所学校之间优柔寡断,频繁的更换考研考试报名院校,有些甚至考研报名前夕开始换别的院校。因为每个院校的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都不同,考生换学校就意味着之前的复习白费,要重新购买教程,重新复习。这种行为对考研的害处性很大,不只会浪费考生很多的时间还会干扰考生复习的心情。除非你特别不喜欢之前的院校,一般不主张同学们中途换院校。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由于考生对所选院校及自己没做详细的认知,轻率的选择了一个学校。老师建议,考生在择校时要多与师兄、师姐交流,向他们认识一下择校的原则和信息。同时也可以找个考研辅导班多咨询他们的建议。他们都是过来人,对考研有关状况一定要比同学们知道的多一些。有的同学进了录取的学校之后感觉状况和自己想象中的差距非常大,情绪反差非常大,最后受害的是自己。
盲目相信高校排名
现在,各类高校的排名推荐很时尚,排名方法不同,排名结果也五花八门。对于这类排名推荐,老师觉得不可以盲目的去相信。
判断高校的实力到底怎么样,还要靠考生自己。第一,考生要搜集目的院校近年来的考研分数线、录取人数及录取比率等,判断适不适合自己考试报名。第二,查找该院校近年来的学术贡献、有什么导师及导师的论文,看出该校的学术水平。然后,看该校的就业率及所处的地点。考生期望毕业后去什么地方可以考虑哪儿的学校。
另外,每一个学校都有我们的强势专业和劣势专业,名校里面也不都是强势的专业,考生择校的时候还要和择专业结合起来。
结合以上误区,择校择专业辅导老师觉得,正确衡量自己实力是重点。选择学校不只要正确认识院校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包含考试能力和经济能力。考试能力与你所考试报名的学校是不是相符决定你考研的成败。经济能力也是要考虑的要紧问题之一,假如你家庭不是非常富裕的话要考虑学校有没公费名额。另外,正确评价我们的能力不是仅仅看你平时的学习成绩,考研的内容与你平常大学里学习的内容关联性不大,平常学习成绩普通的同学也不要过于灰心。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包含以下原因:基础、耐力、毅力、潜力等。考生的基础是考研的一个原因,但并非决定性原因,考生要正确对待自己。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般,在艰苦的考研道路上起决定用途的就那样几个原因。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相信不论结果如何,大家都可以毫无遗憾。
推荐阅读:
2016考研剖析:合适先工作再考研的五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