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南极冰架崩裂暗示全球变暖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南极洲“拉森—B”冰架大崩裂是自上一个冰川年代以来前所未有些。南极冰层的崩裂极可能暗示着全球变暖与海平面升高。
研究者日前证实,在2002年出现了35天的崩裂。据对沉积岩芯和氧同位素的剖析,“拉森—B”的崩裂非常可能是由冰架底部长期消失变薄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架短期表层融化所致。近几十年来冰架表层正在加速消失。
因为大方和海水温度的升高,南极洲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假如这种现象加剧,将会导致海平面显著上升。美国宇航局的冰川学家2002年借助激光高度计测量了南极洲6座冰川的厚度。测量结果表明,这类冰川正在以等于上世纪90年代时两倍的速度消失,每年融化的体积为250立方千米,比它们的年积雪量还高60%。这类冰川消失成水,每年会导致海平面上升0.2毫米。专家指出,冰川消失与极地海岸周围冰架的渐渐消失有关。海水和大方温度升高,会直接使冰架底部消失,所以冰川就更容易滑向大海,加速其消失速度。 导致冰架融化的“罪魁祸首”是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职员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通讯》上报告说,他们借助卫星观测到,因为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加快,南极一个名为“拉森B”的冰架在2002年塌陷了。另外,在2000年至2003年间,南极洲有两座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7倍,另外两座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两倍。
对于南极东部的拉森陆缘冰出现大面积的忽然解体,阿根廷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研究觉得,这一现象可能与拉森陆缘冰之下的海水变暖有关。1995年和2002年,拉森陆缘冰北部两块面积分别等于卢森堡领土大小的地区分别解体,形成冰山。两次解体均在几个星期内完成,比南极陆缘冰一般的变化速度快得多。早先一种比较时尚的讲解觉得,这可能是由于南极区域气温上升致使了更多冰雪融化,融水渗入陆缘冰后加快了裂缝的形成和最后的解体。
但英国剑桥大学谢泼德领导的英、阿研究小组觉得,气温上升这一理由并不充分。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拉森陆缘冰部分解体的重要原因可能并不是表面融水,而是海水变暖后从底部对其所产生的消失用途。
陆缘冰一般是指坐落于南很大陆边缘、与国内相连的浮动冰层,一般在由冰河流入海洋过程中形成。陆缘冰本身的解体融化对海平面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伴随它的解体,原先受其保护的冰河等总是会加速融化,这不只会致使海平面上升,还可能对洋流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非常关注陆缘冰的命。 (摘自中国公众科技网)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4分)
A.全球变暖导致冰架底部长期消失变薄导致“拉森—B”发生崩裂现象。
B.2000年至2003年间,南极洲有两座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7倍,“拉森—B”即为其中之一。
C.南极冰层的崩裂会不会致使海平面的升高还不可以过早地下结论。
D.假如极地海岸周围的冰架不消失,即便海水和大方温度升高,冰川也不会消失。
E.南极洲至少有6座冰川的体积正在日益缩减,尽管每年有数目可观的积雪添加,但没办法弥补当年融化的损失。
2.从原文看,下列对“陆缘冰”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冰河的融化速度总是与陆缘冰的解体融化有关。
B.陆缘冰居于冰河与海洋的相交之处。
C.陆缘冰的解体对海平面变化会产生影响。
D.陆缘冰的解领会对洋流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995年和2002年,拉森陆缘冰北部的两个地区均在几个星期内解体,这说明拉森陆缘冰每次解体都仅需几个星期的时间。
B.假如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问题得到遏制,南极冰架崩裂的现象也就可能不会出现了。
C.近几十年来,“拉森—B”冰架表层已加速消失,将来的时间内其消失的速度会更快。
D.假如拉森陆缘冰之下的海水温度和南极区域的空气温度都不再上升,拉森陆缘冰就会再发生大面积的忽然解体现象了。
二.古时候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戆 子 记
(清)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3、一黠、一朴、一戆。
1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有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期,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仆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可以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蹋,与天子争是非,坐朝斑,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解]1.戆:性情憨厚而刚直。2.侑:劝,陪侍.特指饮食方面。3. 眴:眼珠转动。
4.下列对加点的词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辈兴阑矣 阑:尽 B. 胡为来哉? 胡:胡乱
C. 有益无损 益:增加 D.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短:过错,缺点
5.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是描写戆子对其主“效愚忠”的一组是
1戆者厉声曰、、、、、、挥拳逐去。2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 3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4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5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6奉命戍边,出狱治装。
A.1/2/3 B.1/3/5 C.2/3/4 D.3/5/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剖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为“戆子”作记,只不过借题发挥,事实上是对朝廷言路及用人规范进行辛辣讽刺。
B.作者擅长通过动作和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描写“黠者”和“戆者”动作行为的句子,很传神。
C.本文语言朴实,简练生动,虽然篇幅不长,但三个不同品性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D.这篇文章把几个人物放在一块写,看上去拉拉杂杂的,假如全篇只写一个人,成效会更好。
7.翻译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9分)
1.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3分
2.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可以行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秋夜寄二十二员外[注]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注]:邱二十二员外即正在临平山学道的邱丹
8.将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对照着赏读,你发现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如此写有哪些用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从后两句诗的“空”“落”两字中读出了什么味?请写出你的赏析。(5分)
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