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点击数:781 | 发布时间:2024-12-22 | 来源:www.fufuniu.com

    在学习新常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常识,一定会累,所以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古时候中国的手工业的进步

    知道古时候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获得的主要收获:

    1、纺织业主要收获:

    材料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丝绸的道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区域。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目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收获: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征: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将来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获得的主要收获:

    先有陶后有瓷

    陶器:

    a、产生——原始年代彩陶

    b、进步: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

    c、独特技术——唐三彩

    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瓷器:

    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创造——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2.高二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1、素称发达的古时候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进步,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年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兴盛→春秋至秦汉:广泛使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创造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世界

    3、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国内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出现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飞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创造了珐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4、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水平高。

    4.汉代丝绸的道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目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进步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3.高二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中央集权的进步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大了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紧急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4.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规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区域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行省制加大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高二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1、夏商的政治规范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造夏,国内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规范。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备神秘色彩统治者把我们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测算方法来决定。

    3.初步打造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规范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2、西周的政治规范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时候帝王的后代,让他们打造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医生再分封、设置官员、打造武装、征派赋役。

    (3)用途:

    ①加大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区域,扩大了统治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普通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备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根本缘由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法的产生,这一生产方法使诸侯权势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国内打造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概念: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规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方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父母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大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规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益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益于凝聚宗族,预防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块。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规范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打造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规范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规范

    (1)含义:

    对统治阶级平时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拟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用途: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规范、预防僭越行为的工具,有益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5.高二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秦中央集权规范的形成

    皇帝规范君权的至高无上

    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应该注意不同,也是选择题中常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

    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置全国政事;

    ②太尉:负责军务;

    ③御史医生: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打造: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规范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征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打造的影响:郡县制的打造,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要紧环节。

    中央集权规范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益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