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学二历史要点

点击数:616 | 发布时间:2024-12-22 | 来源:www.fseking.com

    高中二年级是是成绩分化的分界线,成绩两极分化紧急,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同学之间的差距开始渐渐拉开。高中一年级成绩非常不错的同学可能高中二年级成绩并不理想,而有的同学却可以成为黑马。因此称之为分界线并不为过。一旦被其他人在这个时候甩下,再想赶上可能就要费数倍的力气,因此大家需要看重这一年的蜕变。下面是智学网为大伙带来的《高二必学二历史要点》,期望可以帮到你!

    1.高二必学二历史要点


    官营手工业

    1.“工官”规范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时候手工业主导地位。

    2.概念:从汉武帝时期起,酿酒、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由工官负责生产军用的兵器和装备,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征:

    ⑴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⑵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商品不流入市场;

    ⑶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很难推广;

    ⑷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总是致使失传;

    ⑸匠户无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遭到紧急束缚。

    2.高二必学二历史要点

    古时候商业的进步

    1、知道“市”的形成和进步

    西汉:每一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宋朝:市与坊的界限渐渐打破,门店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的商帮:

    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商业中心

    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要紧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活动范围都涉及海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3.高二必学二历史要点


    唐太宗

    中国古时候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大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③法律上:慎用刑法

    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大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和控制

    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和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上手段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进步,文化兴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擅长用人和纳谏,具备非常强的自我检讨能力,成为古时候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将来历朝的治国方案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我评价“功大过小”。

    4.高二必学二历史要点

    《诗经》与《楚辞》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①《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多数。

    ②《诗经》的内容从每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③《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

    2、《楚辞》是国内古时候另一部诗歌总集。

    ①“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②《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离骚》。

    3、《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妖娆”,是中国古时候诗歌的两大源头。

    5.高二必学二历史要点


    1、唐太宗健全科举规范的手段

    唐太宗倡导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为此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大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度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2、武则天健全科举规范的手段

    武则天特别看重科举,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答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科内,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

    3、唐玄宗健全科举规范的手段

    唐玄宗时进士科转为兼考诗赋,而且诗赋成为最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容为唐朝非常重要的考试考哪几科。

    科举规范创立和健全

    1.缘由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子弟中选拔,而庶族子弟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可以做XX,伴随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重视门第九品中正制,已经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2.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招揽人才,打击豪强地主,加大中央集权

    3.创立

    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4.进步

    唐朝时,唐太宗看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倡导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XX主持考试,提升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