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从来无捷径。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己的常识系统和复习规律。大家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类常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点总结》期望可以帮助到大伙。
1.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点总结 篇一
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因
①因遗策
②因利乘便
③因河为池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②追亡逐北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③履而制六合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哪个何/斩木为兵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
②致万乘之势
8.之
①不喜欢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
③商君佐之
④聚之咸阳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
②及至秦始皇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
②追亡逐北
11.度
①内立法度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12.遗
①因遗策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13.爱
①不喜欢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宽厚而爱人
2.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点总结 篇二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02、古今来很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念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
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08、宁愿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看上去一般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妖娆数百年
3.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点总结 篇三
文言翻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天天对自己检验、检讨,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用车马的人,并非使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以外;借用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分并非独一无二,只不过擅长借用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去蛇、鳝的洞穴就没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由于它心思浮躁啊。
4.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点总结 篇四
对偶
1.对偶的特征及其用途: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需要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有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用途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比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比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备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比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需要;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需要,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需要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比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同等看待,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5.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点总结 篇五
通假字: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忳郁邑余垞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终老不复取
槌床便大怒
箱帘六七十
蒲苇纫如丝
府吏见丁宁
虽与府吏要
摧藏马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