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备注 |
1 | 0370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
2 | 1265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
3 | 04729 | 大学语文 | 4 | |
4 | 00040 | 法学概论 | 6 | |
5 | 00312 | 政治学概论 | 6 | |
6 | 03350 | 社会研究办法 | 4 | |
7 | 00043 |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 4 | |
8 | 00147 | 人力资源管理(一) | 6 | |
9 | 00107 | 现代管理学 | 6 | |
10 | 00341 | 公文写作与处置 | 6 | |
11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
12 | 00163 | 管理心理学 | 5 | |
13 | 00292 | 市政学 | 6 | |
14 | 00277 | 行政管理学 | 6 | |
15 | 00018 0001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2 2 | |
合计 | 73 |
高等教育自考是国内高等教育基本规范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国内高等教育体系的要紧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考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是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培养公共部门从事行政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本专业依据高等教育自考的特征,课程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育人为本,重视考生学会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和基本办法,培养考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2、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考专科层次,在大体上与普通高等教育专科相同种类专业的水平相一致;各门课程考试以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每门课程考试及格后,获得该课程相应的学分。凡获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5门课程合格成绩,学分累计达到77学分,其他考核及思想品德经鉴别达到毕业需要的,发给高等教育自考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3、培养目的与基本需要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具备肯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革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进步的能力,学会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和基本办法,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基本需要:本专业需要具备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学会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学会行政管理的基本办法,拥有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4、课程设置与学分专业代码:590206专业名字:行政管理(专科)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备注 |
1 | 15040 | 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2 | 1504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3 | 1504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
4 | 04729 | 大学语文 | 4 | |
5 | 13126 | 管理学原理(初级) | 5 | |
6 | 00312 | 政治学概论 | 6 | |
7 | 00277 | 行政管理学 | 6 | |
8 | 13672 | 公共政策导论 | 6 | |
9 | 03333 | 电子政务概论 | 3 | |
03334 | 电子政务概论(实践) | 2 | ||
10 | 00292 | 市政学 | 6 | |
11 | 00341 | 公文写作与处置 | 6 | |
12 | 04863 | 社区治理 | 5 | |
13 | 13136 | 人力资源管理(初级) | 6 | |
14 | 09265 | 公共安全管理 | 5 | |
15 | 00288 | 社会调查办法 | 6 | |
16 | 00144 | 企业管理概论 | 5 | |
总学分 | 80 |
1.管理学原理(初级)
管理学原理(初级)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管理的定义、管理学进步的历史,与管理环境和管理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勉励与交流、控制)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知道和学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办法和管理技能,重视理论联系实质,培养考生的管理意识和革新思维,拥有剖析与解决一些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2.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讲授以国家为核心的政治学基本定义、范畴和原理体系,包含政治观、国家观、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国家机构、政党和政党规范、政治文化、政治进步和国际政治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提升政治理论修养,坚定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信念,拥有理论联系实质、剖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3.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关注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探讨行政管理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学科范式的建构,主要讲授行政环境、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绩效评估、行政进步,与行政管理的机构、事务、行为、过程、办法和规范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和基本办法,学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剖析和解决行政管理实质问题。4.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公共政策决策体制、公共政策实行体制、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公共政策评估机制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现代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道政策系统和公共决策体制,知道整个政策运行过程,学会公共政策剖析的初步办法,提升政策问题的调分数查询析能力。5.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概论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电子政务基本定义、电子政务的有关技术、电子政务信息处置技术平台、电子政务的框架结构、电子政务的管理、电子政府的应用种类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知道国内外电子政务进步概况及电子政务发展势头,知道电子政务与有关学科的关系,理解电子政务对推进智能行政进步的意义,学会电子政务的入门知识与技能,初步拥有相应的剖析和应用能力。电子政务概论(实践)
电子政务概论(实践)是电子政务概论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熟悉度,与对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软件、内部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管理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能力,提升考生从事实务工作的技能动能和效率意识,初步拥有从事服务于政府治理体系自动化进步的基本能力。6.市政学
市政学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进行城市公共事务有效管理及服务的运行规律、方法和办法,包含市政组织与市政体制、市政职能与市政绩效,与城市的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经济管理、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市政管理基本定义、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知道市政组织对市政客体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升解决市政问题的基本能力。7.公文写作与处置
公文写作与处置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国家法定公文和事务工作文书的处置程序、格式规范、写作基本需要及其具体案例剖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公文写作与处置的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把握公文拟制及管理的程序、原则与办法,拥有公文写作与处置的实质应用能力。8.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社区及社区治理的定义与要点、社区及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与经历、城乡社区治理的实践进步与政策变迁、城乡社区结构与风险管理、城乡社区突发事件应付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理解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与办法,认识和知道国内在社区治理范围的探索经历与主要经验,学会从事社区治理的基本办法与方法,可以运用所学常识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现实问题。9.人力资源管理(初级)
人力资源管理(初级)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与办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职能,并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步的前沿问题。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知道和学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办法和技能,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流程,提升剖析与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质问题的能力。10.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安全管理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定义,公共安全事件应对管理的历史变迁过程,公共安全管理的原则、基础理论、办法论及组织结构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知道政府与社会组织怎么样预防和应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怎么样拟定具体有效且可行的灾害减除和应变手段,培养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基本意识,提升应对管理能力。11.社会调查办法
社会调查办法课程是本专业的公共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定量与定性数据剖析办法和调查报告的写作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社会调查的抽样、问卷设计、访谈和资料剖析等基本办法,能运用有关理论与办法去察看、剖析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具体状况和社会问题,拥有独立设计研究策略和主持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12.企业管理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入门知识,包含企业管理组织、策略剖析、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推广、生产运营与Supply chain管理、水平管理、财务管理、革新与企业成长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树立企业管理意识,知道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内容,学会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拥有剖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实质问题的能力。6、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需要
高等教育自考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课程是电子政务概论(实践),其考核需要如下。电子政务概论(实践)
1.考核目的:考察考生对电子政务概论课程有关内容的学会和运用状况,增强考生的实践运用能力。2.考核内容:电子政务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要紧规范的识记程度;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软件、内部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管理软件的操作与应用状况;电子政务的推行成效及认可度状况。
3.考核方法:提交一份“电子政务”主题的调查报告。4.考核标准:立足“电子政务”主题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3000字;按百分制计分。
序号 | 内容 | 分数 |
1 |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要紧规范的识记程度 | 20 |
2 |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软件、内部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管理软件的操作与应用状况 | 60 |
3 | 电子政务的推行成效及认可度状况 | 20 |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等。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