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点击数:368 | 发布时间:2025-08-21 | 来源:www.dngfk.com


    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2025年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供大伙学习参考!

    1、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标准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

    C.1mol氧的水平为16g D.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

    2.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A. 肯定有SO42| B.可能有SO42| 或 Ag+

    C.肯定无Ag+ D. 还可能有CO32|

    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3 ②标准情况下22.4L He ③4℃ 9mL 水 ④0.2mol H3PO4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4.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 1mol/L AlCl3 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 B.75 mL 2molL|1NH4Cl溶液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 D.75 mL 1molL|1FeCl3溶液

    5. 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情况下,22.4LH2O含有些分子数为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些Na+离子数为0.02 NA

    C.一般情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些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A

    6. 同水平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 B.CO2 C.H2S D.N2

    7、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使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水平分别是。

    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

    C.1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8.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水平之比为22∶9,当1.6 g X和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水平之比为

    A.16∶9 B.23∶9 C.32∶9 D.46∶9

    9. 使等体积的AlCl3、CaCl2、NaCl中的Cl|完全转化为AgCl沉淀,所用0.1mol/L AgNO3溶液的体积相同,则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1∶1∶1 C.2∶3∶6 D.6∶3∶2

    10.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0.1 molL|1,c=0.4 molL|1,c=0.8 molL|1,则c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11. 将标准情况下的a L HCl溶于1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2、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 g,若充满CO2重12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水平为

    A.28 B.60 C.32 D.42、双项选择题 Ks5u

    13. 为了除去粗盐中Ca2+ 、 Mg2+ 、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 ③加适当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14. 同温同压下,等水平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8:
    1 B.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2

    C.物质的量之比为11:8 D.原子个数之比为11:
    12

    15.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氧化钙中的杂质碳酸钙 B.二氧化碳中的有少量一氧化碳

    C.氢气中有氯化氢 D.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硫酸铜

    16.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拥有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需要不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需要比水秘密谋划大 D.不溶于水,且需要比水密度小

    17.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肯定相等的是

    A.同水平、不同密度的N2和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18. 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6∶57

    3、填空题

    19、选择下列实验办法离别物质,将离别办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C、结晶法D、分液法E、蒸馏法F、过滤法

    离别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离别水和苯的混合物;

    离别四氯化碳和甲苯,已知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

    20. ⑴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水平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②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个。

    ③该气体在标准情况下的体积为||| ||||| |||| Ks5u

    ④该气体溶于1L水中,其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为|| |。⑵借助“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有关常识进行填空

    ①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

    ②与标准情况下VLCO2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水平是||||| ||

    ③在肯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 跟3体积Y2 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④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 mol Na+、0.25 mol Mg2+、0.4 mol Cl|、SO42—,则

    n 为||| ||||||||

    4、实验题:

    21. Ⅰ.长期存放的Na2SO3会被空气中的氧气部分氧化为Na2SO4。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某无水Na2SO3被氧化的程度。

    甲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下图

    实验中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打开活塞P从导管左端缓缓鼓入适量的空气,如此做的目的是||||||||。

    除已称量的a gNa2SO3样品外,实验中还应测定的数据是||||||||装置实验前后的水平差。

    Ⅱ.现有以下试剂:蒸馏水、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Ba2溶液。

    乙同学欲从中选择适合试剂来测定已知水平为a g的Na2SO3样品中Na2SO3的水平分数,下述实验策略理论上可行的有||||||||

    A.将样品溶解,加足量盐酸,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沉淀m1 g

    B.将样品溶解,加足量硝酸,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沉淀m2g

    C.将样品溶解,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后,将滤液蒸干,称量得固体m3g

    D.将样品溶解,加过量Ba2溶液,过滤、洗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再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m4g

    22、学会仪器的名字、组装及用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字:

    ① ;② ;

    ④ ;

    ⑵仪器①~④中,用时需要检查是

    否漏水的有 。

    ⑶若借助装置I离别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字为; 。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 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

    2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500mL。

    使用的主要仪器有:① ,② ,③ ,④ ,⑤ 。

    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用量筒量取浓H2SO4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水至刻度线

    D.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 E.稀释浓H2SO4 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其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 。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②假如实验室有15mL、20mL、50mL的量筒应使用 mL的量筒,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将使结果浓度 。

    ③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结果会使浓度 。

    ④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 ,不然会使结果浓度 ;并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不然会使结果浓度 。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