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要点整理必学二

点击数:771 | 发布时间:2025-02-20 | 来源:www.itcuc.com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不管大家学什么,都需要学会一些要点,要点就是学会某个问题/常识的学习要素。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三年级化学要点整理必学二》,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中三年级化学要点整理必学二 篇一


    1.原子量是原子水平的简称

    2.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4.在HF、PCl3、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未必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肯定升高

    6.核电荷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

    原子和原子;

    原子和分子;

    分子和分子;

    原子和离子;

    分子和离子;

    阴离子和阳离子;

    2.高中三年级化学要点整理必学二 篇二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不少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不少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慢慢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慢慢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3.高中三年级化学要点整理必学二 篇三


    1、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容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容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水平最小的原子是H

    1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13、日常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类型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水平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4.高中三年级化学要点整理必学二 篇四


    1.碱性物质:

    ①碱性:NaOH、NH3·H2O、NaHCO3、Na2CO3、NaAlO2、Na2SiO3等

    ②碱性+氧化性:Na2O2、NaClO、NaNO2、Fe3等

    ③碱性+还原性:Na2SO3、Na2S、Fe2等

    2.酸性物质:

    ①酸性:HCl、H2SO4、H2CO3、NaHSO4、AlCl3、NH4Cl等

    ②酸性+氧化性:HNO3、H2SO4、HClO、FeCl3、CuSO4等

    ③酸性+还原性:H2S、H2SO3、HI、FeSO4等

    3.中性物质:

    ①中性:Na2SO4、CaCl2、Ba2等

    ②中性+还原性:NaI、KBr等

    假如反应物都是碱性物质,它们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大家仅需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能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比如:Na2O2+Na2S+2H2O=4NaOH+S↓

    同理,假如反应物都是酸性物质,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仅需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能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比如:2FeCl3+2HI=2FeCl2+2HCl+I2

    当然,若是酸、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反应时,可能有以下两种状况:

    发生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比如:CaCl2+Na2CO3=2NaCl+BaCO3↓

    H2SO4+Ba2=BaSO4↓+2HN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比如:2NaI+Na2O2+2H2O=4NaOH+I2

    2NaI+2FeCl3=2FeCl2+2NaCl+I2

    在高中涉及的反应中,困难程度较大的是以下两类反应:

    ①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②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这两类反应大家既要考虑复分解反应又要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应该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优先原则,再考虑复分解反应。

    比如:

    ⑴2FeCl3+Na2S=2FeCl2+2NaCl+S↓

    ⑵H2S+NaClO=NaCl+S↓+H2O

    ⑶10HNO3+3Fe2=3Fe3+NO↑+8H2O

    ⑷6HI+2Fe3=2FeI2+I2+6H2O

    5.高中三年级化学要点整理必学二 篇五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氧化物或_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肯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肯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肯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情况下,22.4L以任意比率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水平为12,碳-12的摩尔水平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情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11.25℃时,pH=13的1.0LBa2溶液中含有些OH-数目为0.2NA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水平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况、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备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肯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水平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水平大于W×250/160g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