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必学一历史要点汇总

点击数:530 | 发布时间:2024-12-22 | 来源:www.8kwenku.com

    高中二年级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每个学科都有了初步知道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将来的进步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首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智学网整理了《高中二年级必学一历史要点汇总》欢迎阅读!

    1.高中二年级必学一历史要点汇总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国内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国内古时候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元朝王祯的《农书》;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特征:是中国古时候收获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国内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时候农业科学著作。

    2.高中二年级必学一历史要点汇总


    先秦散文与汉赋

    1、先秦散文

    ①先秦历史散文中,主要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

    《战国策》、专记个人言行的《晏子春秋》等,其中《左传》的文学收获。

    ②先秦诸子散文,主如果由"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的言论编纂而成,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2、汉赋

    ①赋是中国特有些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

    ②汉赋按题材取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一类是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后者是汉赋的主流。汉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和杨雄。汉赋的恢宏气度是汉代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年代精神的艺术体现。

    3.高中二年级必学一历史要点汇总


    1、古时候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法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年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时候农业的传统耕作方法形成。

    汉代牛耕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法便于牛耕普及。

    2、知道古时候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法,是古时候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3、古时候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进步。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去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4.高中二年级必学一历史要点汇总


    宋词和元曲

    1、宋词出现是什么原因:

    宋代商业的进步。

    城市的兴盛。

    市民数目的不断增加。

    2、流派: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什么地方?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兴盛阶段,与元杂剧一块,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收获。

    5.高中二年级必学一历史要点汇总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024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的国家,重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国内最早的音乐教育规范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汉字来自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进步到非常高水平。国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是老子,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开创者是孔子,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倡导实行“仁政”,觉得“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持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开创者是墨子,他倡导“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倡导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很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一样的怎么看,著书立说,宣传我们的倡导,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6.高中二年级必学一历史要点汇总


    1、夏商的政治规范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造夏,国内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规范。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备神秘色彩统治者把我们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测算方法来决定。

    3.初步打造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规范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2、西周的政治规范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时候帝王的后代,让他们打造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医生再分封、设置官员、打造武装、征派赋役。

    (3)用途:

    ①加大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区域,扩大了统治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普通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备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根本缘由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法的产生,这一生产方法使诸侯权势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国内打造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概念: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规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方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父母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大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规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益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益于凝聚宗族,预防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块。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规范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打造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规范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