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高中二年级历学期首次月考试题

点击数:558 | 发布时间:2024-12-24 | 来源:www.tlfwnw.com

    1、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
    1.古时候 儒家思想包括了很多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与身心和谐。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轻民贵
    D.富贵不可以*,贫贱不可以移,威武不可以屈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看法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一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3.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缘由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某位同学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如下内容:“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并为之拟了一个课题,这个课题为确切的是
    A.不同对待古时候文化 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替代了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
    5.儒家思想之所以可以 成为中国古时候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维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依据年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健全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倡导③宗教思想一直没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太 学打造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有
    ①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规范化②发扬光大了儒学③有益于文化的传播④使地方教育系统初步打造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儒家思想经过不断进步,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下列言论能体现其适应加大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8.下列人物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先声的是
    A.孔子和孟子 B.韩愈和李翱
    C.荀子和董仲舒 D.程颢和程颐
    9.《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断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0.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否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可以。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别人幸福的观念来自于理学倡导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可以,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11.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含
    ①孔子的“仁”“礼”倡导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李贽说:“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初中一年级念之本心也。”这说明李贽觉得
    ①每人有一种本然之心,也就是童心②童心是虚伪和不真诚的③童心是一种没受侵蚀而保存纯真无邪淳朴状况的心理④封建礼教是虚伪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时候的思想家们多 有论述。孟子觉得君权 的获得依靠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倡导“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觉得君权源于神和百姓的授与
    B.董仲舒的倡导是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倡导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
    14.明末清初,顾炎武倡导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非常大。他的代表作是
    ①《明夷待访录》 ②《日知录》③《天下郡国利病书》
    ④《潜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其政治思想的主旨是
    A.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B.循天下之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6.右图是北京奥运会的火炬顶端和底部,其造型的设计想法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创造之一。下列对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现在世界上所知早的纸
    B.东汉蔡伦创造造纸术,他造出便于书写的纸称为“蔡侯纸”
    C.《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造纸工序
    D.纸的应用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 革命性的进步
    17.2024年是郑 和初次下西洋605周年。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备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
    A. 指南针的应用B.造纸术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18.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有度》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谋》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182024年奥斯特已发现假如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简单的装置——事实上法拉第创造的是第一台电动机。读完材料后,你的结论是
    A.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社会需要而进步 B.磁性的应用有肯定的过程
    C.“电的鼻祖是大家中国人” D.国内科技滞后于西方
    19.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20.国内古时候科技的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常见看重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1.汉字历程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 进的基本趋势是
    A.渐渐形象化 B.渐渐多元化
    C.渐渐简洁化 D.渐渐国际化
    22.在山东文化产业展会上,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成为重点推广的文化商品。右图年画内容主要反映了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渔猎活动
    23.有人评价王国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画中有诗”是很多 中国杰作的一同风格。这说明文人画
    A.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B.讲究布局构图
    C.拘泥于客观景物的逼真摹写 D.是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4.“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别的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小说
    25.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欢的国粹艺 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备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一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一同的生活风俗
    26.与右图所示事件关系为密切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是
    A.中秋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新年
    27.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老婆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 袖露两肘。”反映的是作者
    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B.忧国忧民情怀
    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D.寄托我们的政治抱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28.说到生活追求,大家或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29.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进步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唐诗②宋词③元杂剧④明清小说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每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时候主流文学未来发展趋势是
    A.渐渐贵族化 B.渐渐平民化
    C.渐渐宗教化 D.渐渐神秘化
    2、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 560周年。2008年孔子文化节以表现“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切入点,口号是“走近孔子,感悟圣城”,目的是弘扬出色传统文化,加大国际间文化交流,突出“中日韩文化交流”的特点,进步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把孔子文化节塑造成经典文化品牌。
    材料二韩国不只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讲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爱文化,把塑身、云筑网、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与所有些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觉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兴盛提供精神动力。……到今天,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倡导人需要与天奋斗,与人奋斗,倡导力争。……儒教中包括的这种一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哪些用途。
    ——《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常识,剖析孔子的历史贡献。
    据材料二,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内容?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大家今天应怎么样对待传统道德?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要紧创造和重大科学收获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
    ……火药的创造是大家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商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剖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时候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方法,而缺少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时候科技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定义、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材料二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也占有要紧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紧急的……大家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保守,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有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创造上 的确很伟大。问题是:它为何没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进步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时候科学思想的特征。
    董仲舒为何能在中国文化占有要紧地位?
    结合材料二与所学常识,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