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家一同努力,培养好的学习态度,胸怀梦想,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让青春载着梦想飞扬!这篇关于《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是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你筹备的,期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关于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方向肯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地球虽大,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未必恒定
D.马拉车加速前进,是由于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3.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车厢内,车厢前壁高为h的光滑架上放着一个小球随车一块作匀速运动,如图,若车厢忽然改为以加速度a向前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将脱离支架而下落,在车厢内的乘客看来……………………………………()
A.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后的抛物线
B.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
C.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前的抛物线
D.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斜向后的直线
4.图中所示A、B、C为三个相同物块,由轻质弹簧K和轻线L相连,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况,若将L剪断,则在刚剪断时,A、B的加速度大小aA、aB分别为()
A.aA=0、aB=0B.aA=0、aB=g
C.aA=g、aB=gD.aA=g、aB=0
5.水平为10kg的物体置于一个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从t=0开始,物体以肯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经过时间t1时滑动到位移处。则下列图中反映物体遭到的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g=10m/s2)()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6.一轻杆一端固定一水平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过点时,杆所受的弹力可以为零B.小球过点时最小速度为
C.小球过点时,杆对球有哪些用途力方向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
D.小球过点时,杆对球有哪些用途力肯定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同。
7.某科技兴趣小组用实验装置来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掉落,t2时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掉落,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测得火箭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时刻火箭到达点,t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B.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C.t1~t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况,t2~t3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况
D.火箭在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8.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地方的是…………………
3、实验题
9.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包含以下要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拟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采集证据,剖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探究过程如下:
A.伽利略依赖逻辑的力量*了亚里斯多德的看法.
B.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看法.
C.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状况.
D.伽利略换用不同水平的小球,沿同一斜面从不同地方由静止释放,并记录相应数据.
E.伽利略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记录相应数据.
F.伽利略对实验数据进行剖析.
G.伽利略将斜面实验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时.
与上述过程中B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点是.
与上述过程中F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点是.
10.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明确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0、1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1=30.0mm,3、4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11.杨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小车搁置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纸带连接车尾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来测定小车的加速度a,小桶通过细线对小车施拉力F。在维持小车水平不变的状况下,改
变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测得小车所受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
F/N0.210.300.400.490.60
a/0.100.210.290.410.49
⑴.依据测得的数据,在下图中作出a-F图象。
⑵.由图象可知,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⑶.若要使作出的a-F图线过坐标原点,需要调整实验装置,可采取以下手段中的
A.增加小车的水平B.减小小车的水平
C.适合垫高长木板的右端D.适合增加小桶内砝码水平
4、计算题
12.(12分)轻弹簧AB长35cm,A端固定在重50N的物体上,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手执B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变为40cm;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变为50cm,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3.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忽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
求:(1)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距离。
(2)在同一个v-t图上画出汽车和自行车的v-t图。
14.(15分)如图所示,长为L=6m、水平M=4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视,水平为m=1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况,现对物块施加F=8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求:.一个小圆环A套在一根均匀直杆B上,A和B的水平均为m,若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会产生f=0.5mg的摩擦力.开始时A处于B的最下端,B竖直放置,A距“相互用途地区”的高度h=0.2m.让A和B一块从静止开始下落,只须A处于“相互用途地区”就会遭到竖直向上的恒力F用途(F=2mg),而“相互用途地区”对处于其中的杆B不产生用途力.设杆B在下落过程中一直维持竖直,且杆的长度可以保证圆环A与杆不会离别.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杆B刚进人“相互用途地区”时的速度.
(2)圆环A通过“相互用途地区”所用的时间.
(3)A刚离开“相互用途地区”时,圆环A和直杆B的速度.
(4)倘若直杆B着地时,A和B的速度刚好达到相同,这一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2、选择题:(1~5题每题3分;6~10题每题4分.共35分)
题号一二
12345678910
答案DBDBDACDABCDACDCDAC
11.猜想与假设,剖析与论证
12.0.300.60
13.(1)如右图所示
(2)0.10(0.08~0.12)(3)C
14.k=250N/m(1分);(1分)
15.3m
16.(1)a1=4m/s2(2分)⑵t=2s(2分)
17.解:(1)
(2)
(3)人松手前小球运动到A点时,设小球所受拉力为T,则有:
所以
18.v1=2.0m/s……(4分)
过程1:A在“相互用途地区”运动时,取方向向下为正方向,A遭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滑动摩擦力f和竖上向上的恒力F用途.
设加速度aA1、末速度为vA、运动时间为t1,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A1=依据运动学公式有:vA=v0+aA1t1d=代入数据解出:t1=0.2st2=0.6s(不符题意,舍去)……(4分)
vA=v0+aA1t1=1m/s……(2分)
B遭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有哪些用途
同理有:aB1=vB=v0+aB1t1代入数据:vB=3m/s……(2分)
过程2:A离开“相到用途地区”后,由于vA 同理有:aA2=aB2= v=vA+aA2t2v=vB+aB2t2 由上述四式代入数据解得:v=4m/s……(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