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要点

点击数:655 | 发布时间:2025-01-17 | 来源:www.huibimu.com

    高中二年级本身的常识体系而言,它主如果对高中一年级常识的深入和新常识模块的补充。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大家会在高中二年级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岳麓版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要点》期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遭到前所未有些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时尚,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环境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内容:“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目前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目前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办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渐渐进步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创造本心”以求理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检讨,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历史地位:看重个体的主动用途,反对束缚,具备肯定的思想解放用途。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抹杀生活自然欲求。

    积极:看重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推动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觉得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能够帮助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抹杀大家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觉得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看法;心学则觉得“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看法。

    ②道德倡导:理学倡导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倡导人应通过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

    3、特征:兼采众家、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用途: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飞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缘由: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进步,国家富强;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益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有哪些用途。

    5、新儒学的特征:适应汉武帝加大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益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权势。。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进看重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借助王权对思想进行干涉,禁锢了文化思想进步,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进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