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化学作为高中生必学课程,主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素质。
1.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一
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况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更不是非电解质。
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
能导电的物质可能不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况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不导电,液态酸不导电。
溶液可以导电是什么原因: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离方程式:应该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3=2Al3++3SO42-
2.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二
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5、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6、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7、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9、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
10、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11、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非常亮,有浓厚黑烟
12、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3、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
14、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3.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三
1、固体未必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①CH:C2H2和C6H6
②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CnH2nO:饱和一元醛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与丁酸及其异构体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周期未必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类型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类型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是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水平数相同的原子,未必是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可以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由于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4.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四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借助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办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些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些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使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些少量溴,可使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欲除去_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借助二者的溶解度不同,减少溶液温度,使_结晶析出,得到_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_中少量的酒精,可使用多次蒸馏的办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离别,可使用此法,如将苯和水离别。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使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使用以上各种办法或多种办法综合运用。
5.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五
1、SO2的性质:强的还原性、漂白性、弱的氧化性、酸性氧化物。
2、SO2通入氯化钡、氯化钙溶液都没沉淀。但通入_溶液有沉淀。由于SO2在水溶液中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与_构成_,可以氧化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3、SO42-的检验:先加HCl无现象,后加BaCl2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4、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后涂上NaHCO3溶液
5、除去SO2中的SO3可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或浓H2SO4
6、含有2molH2SO4的浓硫酸和1mol铜加热反应,得到的SO2不到1mol,缘由是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铜不反应。
7、SO2使石蕊变色而不褪色,SO2不可以漂白石蕊。
8、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非常快反应非常快停止。钝化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9、S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S可以和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浓硫酸有吸水性,但不可以干燥氨气、硫化氢、碘化氢、溴化氢。
11、向煤中加入适当的石灰石,可以大大降低燃烧产物中SO2的含量
12、酸雨:pH5.6的降雨,酸雨的产生主如果工业上燃烧煤产生很多的SO2,国内的酸雨主如果硫酸酸雨,但也有少量的_酸雨。
13、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但臭氧不是越多越好,若超越10—5%对人体有害。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如果氟利昂、氮氧化物。
6.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六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3+NaOH=Na[Al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3↓+3NH4+
7.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七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8.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八
1、有机反应种类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用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
2、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备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9.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九
1、金属矿物: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法:以单质(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容易见到的金属矿物: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
2、金属的冶炼:(以CO还原Fe2O3为例)
1、实验原理:Fe2O3+3CO==2Fe+3CO2
2、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玻璃管有淡蓝色火焰。
3、含杂计算:将混合物水平转换成纯净物再计算。(纯净物水平=混合物水平×水平分数)
3、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条件:铁制品与空气、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2、预防铁生锈的手段: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耐腐蚀的铬或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3、保护手段:
①预防金属腐蚀;
②收购借助废旧金属;
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④探寻金属代用品;
10.高中三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要点 篇十
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习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预防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维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降低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硝基苯的制备、乙酸乙酯的水解、蔗糖的水解、_溶解度的测定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采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O2,H2,C2H4,C2H2,CH4,NO。有的气体在水中有肯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减少其溶解度,如:用排饱和食盐水法采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办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O2杂质。
5.辨别:可借助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辨别,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辨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借助溶解性溶解热辨别,如:氢氧化钠、_、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辨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不是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