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现实学习日常,相信大伙肯定都接触过要点吧!要点就是学会某个问题/常识的学习要素。
1.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一
主要运输方法及其特征
铁路运输
当代非常重要的运输方法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原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本钱高
公路运输
进步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要紧的运输方法。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便捷,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本钱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法,运量大,投资少,本钱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情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法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施投资大,技术需要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法。货物主如果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便捷,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非常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施投资大,灵活性差。
2.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二
日影朝哪个方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朝哪个方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朝哪个方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地方。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哪个方向不只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区域,正午日影一直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区域,正午的日影一直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日影最短。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哪个方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哪个方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哪个方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伴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哪个方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哪个方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伴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渐渐北移。
这样来看,太阳的升落方向不只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伴随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渐渐增大。
3.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三
能源的分类
1、根据能源的性质分类
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根据能量的来源分类
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用途——生物能;古时候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分裂转变能。
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4.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四
气候的降水种类:
全年降水多的就是年雨型,比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天或者夏半年降水多的就是夏雨型,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_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天降水多的就是冬雨型,比如地中海气候。
终年降水少的就是少雨型,比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国内性气候。
5.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五
1.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
2.丘陵:
丘陵是指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持续的高地。海拔大约在200m~500m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3.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海拔高度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3500米以上为高山。
4.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5.盆地:
海拔没肯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6.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六
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
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
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4、北半球察看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日前点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值,远日点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
6、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约天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
9、晨昏线的判读: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线为昏线;在侧视图中,左夜为晨,右夜为昏;在晨昏线上的点,假如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晨线,如果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昏线;
10、太阳高度判断:
昼半球中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中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7.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特征: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意义:保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方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方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方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对地球的影响:
8.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八
1、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依据等压线决定风向的步骤
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
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4、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大方环流有哪些好处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构成的要紧原因。
6、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7、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千米;
8、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9、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征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进步变化。
11、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定义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5、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17、昼夜长短的决定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1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1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20、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9.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九
1.晨昏线的定义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办法,一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依据昼夜半球判断:坐落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坐落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征
假如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方对太阳光线的散射用途,那样,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10.地理高中二年级下册期末要点总结 篇十
热力环流的性质特征
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充气压力——阴雨
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充气压力——晴朗
垂直方向的气温充气压力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减少,但空气变稀,充气压力减少。
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来自国内的气流——干
两种性质不一样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