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历史期中中国古时候的中央集权规范易错要点

点击数:680 | 发布时间:2024-12-24 | 来源:www.vaisoft.com

    2024高中二年级历史期中中国古时候的中央集权规范易错要点
    1.辨析不清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定义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王位世袭制是夏朝打造后开始的一种王位继承规范,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征,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对商周早期政治规范的特征认识理解错误
    中国早期政治规范的特征主要有:以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结合的等级规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族权和政权、王权和神权相结合具备浓厚宗族色彩的政治规范。
    3.不可以不同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定义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一样的定义。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法,主要体目前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点上皇帝个人专断*,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等都具备独断性和随便性。
    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规范,其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独立性,需要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所有受制于中央。
    4.对古时候三省六部制的进步演变理解不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实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互牵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与牵制,提升了行政效率。尚书省是中央行政机构。
    宋承唐制,但将中书门下省为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合称“二府”。同时,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如此削弱了宰相权力,强化了君权
    元代只保留中书省,取代以前的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明初沿用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和丞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大。
    5.对军机处的职能认识理解错误
    清代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学会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一直处于临机会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清朝的军机处则纯粹是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不过提出建议、实行皇帝的决策,决策权都在皇帝。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进步到了顶点。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