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c剖析健康教育护理干涉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办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它分为对照组和察看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察看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涉。比较两组用药常识知道率、用药依从率、生活水平评分及随访1年的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 结果 察看组用药常识知道率及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随访1年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进预后。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b)-0159-04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N Xu ZHANG Yunming XU Lei▲
The Third Ward of Cadre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p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Ninety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pcal University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p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knowledge on drug use and compliance rate of drug us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fatality rate after 1 year of follow-u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knowledge on drug use and compliance rate of drug u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fferences (all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role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e inpcators abov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ncreased more remarkab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fferences (all P < 0.05). After 1 year of follow-up, the 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fatality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patients for the pseases, and promote prognosi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Prognosis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此状况下,病人病情较重,且以老年人为主要发患者群,缘由是老年病人的器官多处于衰退状况下,同时又合并不相同种类型的其他慢性病,致使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功能也处于较低水平,这就在一定量上加重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病情,延长了治疗时间,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导致了较大影响[1-2]。因此,部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同意治疗出院后仍会存在较高的再入院率及病死率。以往临床工作中推行的常规护理仅能满足病人一般需要,但在改变病人生活水平及预后方面,成效较差。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涉,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0例,全部病人均签署关于本研究的知情权赞同书,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审核标准。纳入标准:均在我院行症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影像学资料确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闷、恶心等症状;符合第7版《内科学》[3]中有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类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精神系统疾病者、血管畸形者、其他紧急心血管疾病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察看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9~72岁,平均(57.2±2.9)岁;病程3~11个月,平均(7.0±2.6)个月;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级18例,Ⅳ级7例。察看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2~73岁,平均(58.1±2.5)岁;病程2~10个月,平均(7.1±2.3)个月;心功能分级:Ⅱ级22例,Ⅲ级19例,Ⅳ级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备可比性。
1.2 护理办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密切察看病人病情变化、用药指导、对症护理、指导休息、心理护理等。
1.2.2 察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涉,办法如下:护理职员加大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与交流,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反复向其强调医嘱的重要程度,解说药物怎么使用、用药剂量、服用药物的目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及可能存在的药物不好的反应等,防止自行服药或服药过量。因为部分病人在长期用药之后可出现消极抵触的不好的情绪,护理职员需要加大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与交流,制定有针对性的用药策略与指导[4]。可向病人发放科室自制的健康教育手册,或按期拓展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有关讲坛,每月2次,介绍用药办法。①对于利尿剂的用法需将时间控制在上午,防止夜间用药影响到病人的睡眠,同时依据其体重控制好使药量,嘱其加大对每天尿量的察看,一旦出现无尿或少尿的状况则提示心力衰竭较为紧急,肾血流量也会明显降低,说明病人的病情较重。若病人的每天尿量可保证在2000 mL以上,且体重明显减轻,则说明获得了好的利尿用途[5]。②因为螺内酯药物中存在着较强的类雌激素有哪些用途,指导病人正确合理地严格根据剂量用药,防止出现刺激男士胸部发育的不良反应。③因为缺血性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等老年病人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洋地黄时,护理职员指导病人严格根据剂量服用,并对用药的时间与剂量给予调整。④病人用血管扩张剂期间,需加大对其血压、心率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察看,在推行静脉给药时,依据血压的变化对滴注药物的速度给予调整[6]。⑤用ACEI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时,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刺激性咳嗽、轻度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时需坚持个体化用药原则,提前告知病人可能出现的不好的反应。另外,在病人出院前,护理职员加大与病人及其家?僦?间的交流与交流,对家属进行关于药物用的健康宣教,保存好联系方法,构建互联网平台,每周按期发送关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有关常识及需要注意的地方,面对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7]。
1.3 察看指标
比较两组用药常识知道率、用药依从率、生活水平评分及随访1年的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①使用我院自制的用药常识调查表对病人的用药常识知道率和依从率进行调查,其内容包含药物的类型、正确服药时间及容易见到不好的反应等,满分为100分,得分在65分以上评为具备肯定的用药常识知道率。用药依从性的判断标准[8]:可以根据医嘱安排主动服用药物,且具备好的耐受性。②使用浅易生活水平评价量表对病人生活水平进行评价[9],量表中包含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五个方面,各个方面满分为2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水平越好。
1.4 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剖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常识知道率及用药依从率比较
察看组用药常识知道率及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水平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察看组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3 两组随访1年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比较
察看组随访1年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3 讨论
心力衰竭可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进步的最后结局,主如果指心脏排血量没办法满足机体正常的代谢需要,从而使机体组织灌注量不足,表现为肺循环及体循环静脉瘀血。该疾病一般以老年人为主要发患者群,发病率较高,缘由是老年人心血管系统与其他系统在形态与功能方面发生着较大的改变,即出现了所谓“生理性老化”[10-11]。另外,因为老年病人合并的基础疾病较多,多个器官及系统均存在着改变,同时,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着抗病能力与各器官储备能力的明显减少[12-13]。另外,因为老年病人年龄较大,同意关于疾病新常识的能力较差,没办法对自己疾病的发生进步与治疗状况进行有效学会,同时也不可以同意有效的治疗与健全的体能与饮食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因此,病人发生心力衰竭后,不只需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需配合适当的护理办法,以最大的程度地发挥用药治疗的成效,更好地促进并改变预后[14-15]。现临床上针对心力衰竭较为常见的护理办法为指导病人常规卧床休息、制动,配合给予低流量持续性吸氧,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比如治疗原发成人两性疾病、控制高血压,减少血糖、改变血脂与纠正贫血等,同时依据病人的个体化病情,对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给予适当的选择,几类较为常见的药物包含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从而达到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变生活水平的目的。
以往临床工作中推行的常规护理仅能满足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期间的基本需要,但忽视了老年病人年龄较高、用药依从性较差、认知水平也有限等状况,这就对药物治疗的成效导致了影响[16-17]。所谓护理主如果通过借助一种方法与方法,帮助病人处于一个最好的舒适状况,但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改进,病人对于自己合法利益愈加看重。这就使得在此环境下,医疗单位也需要对自己的护理服务理念进行适合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病人需要。相比于传统临床护理中仅对病人进行发药、输液及打针等护理服务,目前愈加倡导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研究中,在常?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涉,加大了对老年病人关于药物常识方面的健康宣教,培养并树立了正确的用药观念与意识,改变了不好的的用药习惯,从根本上提升了用药依从性,也减少了用药期间不好的反应的发生率[18]。健康教育护理干涉的推行不只保证了病人的生理状况可以达到一个好的状况,同时帮助病人的心理也达到一个最好认可且愉悦的程度,最大化地满足病人内心所需,缓解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将此类不好的状况对治疗结果及预后所导致的影响降到最低。本研究中,察看组用药常识知道率及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果提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通过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患者的自理能力,这与以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9]。对比生活质量可见,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提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用药知识指导,并加强了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与健康宣教,使药物治疗发挥了最佳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20]。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涉可以改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水平,提升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进预后。因为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仅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以后可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获得精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