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伙最很熟悉的就是要点吧!要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常识的泛称。
1.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一
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
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试知识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
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期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2.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二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第一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方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t=25℃
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使用热力学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在标准大方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K。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方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F=5t+32
5、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架构: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原理:液体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用温度计
先察看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地方。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估计待测物的温度,使用适合的温度计。
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
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数。。
3.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三
磁感应强度
概念: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遭到的磁场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概念式B=F/IL。单位T,1T=1N/。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磁场中某地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方向是客观存在的,与放入的'电流强度I的大小、导线的长短L的大小无关,与电流遭到的力也无关,即便不放入载流导体,它的磁感应强度也照样存在,因此不可以说B与F成正比,或B与IL成反比。
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遵守矢量分解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并非在该处的电流的受力方向。
4.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四
磁场
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永磁体和电流都能在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磁场的基本特征: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有哪些用途。
磁现象的电本质:所有磁现象都可归结为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用途。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即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一个物质微粒成为微小的磁体。
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5.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五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传导的方向性
热传递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容易见到表述
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①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叫做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制导致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没冷凝器,只有单一热源,并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它虽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6.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六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况: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可以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状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是什么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原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借助欧姆定律公式应该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7.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七
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接触;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可以超越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通常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况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8.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八
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率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一直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征: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预防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因为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致使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9.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九
功和能
1.功:W=Fscosplayα{W:功,F:恒力,s:位移,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水平,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Uab:a与b之间电势差即Uab=φa-φb}
4.电功:W=UIt{U:电压,I:电流,t:通电时间}
5.功率:P=W/t{P:功率[瓦],W:t时间内所做的功,t:做功所用时间}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
8.电功率:P=UI{U:电路电压,I:电路电流}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电流强度,R:电阻值,t:通电时间}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m:物体水平,v:物体瞬时速度}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q:电量,φA:A点的电势}
14.动能定理: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WG=-ΔEP
10.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要点复习整理 篇十
物体的受力剖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剖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有哪些用途,不要剖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用途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觉得通过“力的传递”用途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剖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剖析,不要把“成效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剖析。
3、假如有一个力的方向很难确定,可用假设法剖析。先假设此力没有,想像所研究的物领会发生什么样的运动,然后审察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