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地理必学一同步复习资料

点击数:705 | 发布时间:2025-02-15 | 来源:www.fpgsrc.com

    高中一年级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以后决战高考考试取胜的重点阶段,今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以下是智学网为你收拾的《高中一年级地理必学一同步复习资料》,学习路上,智学网为你加油!


    1、选择题

    1.下列定义中,具备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海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答案:C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研制的“火卫—土壤”卫星一同发射升空,飞行10个月于2024年9月到达火星轨道。据此完成2~3题。

    2.进入火星轨道运行的“萤火一号”是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总星系④银河系⑤河外星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④

    分析:进入火星轨道运行的“萤火一号”就不是地月系了,也不是河外星系,即选B项。

    答案:B

    3.当“萤火一号”发射时,在美国纽约的室外或许会看到

    A.繁星闪烁B.旭日东升

    C.日影朝哪个方向东北D.晚霞映空

    分析:当“荧火一号”发射时为北京时间4时16分,美国纽约则11月8日为15时16分,太阳坐落于西南方,日影朝哪个方向东北。

    答案:C

    2024年2月15日,莫斯科时间12时30分,俄罗斯发生天体坠落事件,产生很多碎片,陨星形成了“陨石雨”。据此,结合图完成4~5题。

    4.天体坠落现象常发生,但陨星落入陆地居民区的状况不多。你觉得其理论依据主如果

    A.大方层厚度B.聚落分布

    C.大方环流情况D.海陆分布

    答案:D

    5.下列有关俄罗斯“陨石雨”发生时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国际标按时间为10时30分B.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点坐落于南半球D.地球绕日公转速度一年中

    答案:C

    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6~7题。

    6.若A地的经度为20°W,则B地的经度为

    A.170°EB.170°WC.130°ED.130°W

    分析:A、B两经线相差150°,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B地经度为170°W。

    答案:B

    7.若AOB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A所在经线为0°B.OB所在经线为180°

    C.OB为晨线D.OA的地方时为10点

    分析:因为随地球自转自OB从昨天进入今天,其地方时为0时,从而可以计算出OA的地方时为10时。

    答案:D

    8.当海口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点时,此日

    A.海口昼长为12小时

    B.海口的白昼比北京长

    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值

    D.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分析: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点时,海口的地方时为5时20分,这是北半球为夏天,海口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天伴随纬度的升高白昼时间越长,所以海口的白昼比北京短;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值应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夏天,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答案:D

    读图,完成9~10题。

    9.若图中有一地址坐落于坐落于赤道,这一地址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A

    10.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是乙地的两倍

    答案:A

    1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方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方水、生物水等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关系

    分析:大方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系统;水圈中的水有多种形式,它们一同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不止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还包含这类生物的存活环境,范围包含大方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存活的自然环境,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尤其是和岩石圈关系最为密切。

    答案:B

    2、综合题

    12.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完成~题。

    国内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区域是

    A.准噶尔盆地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D.海南岛

    答案:B

    国内太阳辐射最不丰富的区域是

    A.大兴安岭北部B.台湾岛

    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答案:C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对国内东部区域南北方的耕作规范有什么影响?为何?

    答案: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致使了国内东部区域的南北热量差异,即热量南多北少,从而使耕作规范从南向北由一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北部区域仅为一年一熟。

    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提升粮食产量,农民想方设法地采取手段借助太阳光热资源,在平时生活和生产上对太阳辐射还有什么借助方法?

    答案: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温室生产。


    1、选择题

    1.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对北半球河流而言,凹岸就是右岸

    C.河流中间流速表面比底部大

    D.河水最深处坐落于河床中心

    答案:C

    2.“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对水循环施加肯定影响的环节是

    A.大方降水B.地表径流

    C.地面蒸发D.水汽输送

    答案:B

    下图是某地区水资源循环借助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置,b表示污水采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置

    C.a表示水的借助,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置

    4.假如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手段是

    A.降低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降低来水量和降低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降低出水量

    分析:由图可知,b为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水采集,一部分经排水系统排入水体,另一部分处置后重新进入供水系统,因此a为污水处置。来水量与出水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区内水体的流动性,使更新循环周期缩短,加快水体净化。

    答案:3.A4.B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④地降水量由多到少应为

    A.③④①②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答案:C

    6.图中国家推行东水西调的主要为了

    A.进步航运

    B.改变西部干热的气候

    C.调控径流量空间分布

    D.补充西部地下水

    答案:C

    7.近些年来,有的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缘由是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进步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降低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紧急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分析:第一,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加之工农业生产和经济进步较快,需水量大大增加;另外,环境污染紧急,化肥、农药很多用,工业的污水未经处置直接排入江河湖中,使水体被污染,水质变坏,可借助的淡水资源不断降低。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水资源紧张。

    答案:B

    8.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目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

    ①国内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渐渐进步成为的水稻种植区②国内北方降水不足,限制了工农业的进步

    ③国内北方水量不足,河流较少,内河运输业不发达

    ④饮料厂建在水质优良的地方可减少生产本钱,提升商品水平⑤国内南方河流步骤长,支流海量,内河运输十分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④⑤

    C.③④⑤D.②③④⑤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水资源数目对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影响。

    答案: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科技比较落后的年代,人类虽不可以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但已经能开发借助深层地下水

    B.在科技比较落后的年代,人类虽不可以开发借助深层地下水,但已经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

    C.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不只能开发借助深层地下水,而且已经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

    D.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节水技术相当发达,使水资源的借助率大大提升,现在人类的消费水资源数目已呈降低趋势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在科技落后的古时候和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借助程度。

    答案:C

    10.台湾常常缺水,在建筑物屋顶都安装了储水桶以备停水时救急。台湾常常缺水的自然缘由是

    A.年降水量稀有

    B.年降水量丰富,但境内河流短小、落差大

    C.年降水量丰富,但区域分布与季节分配都十分不均匀

    D.年降水量丰富,但多山地,泥石流滑坡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B

    11.下列区域水资源的不合理借助方法及导致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疆绿洲区域——上游过度借助河流水——下游绿洲萎缩

    ②华北平原——大水漫灌——地下水漏斗区

    ③天津——过量开采地下水——土壤次生盐渍化

    ④黄河中上游——过量引用黄河水——黄河下游断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分析:该题目出现的问题中,学生比较很难剖析的有大水漫灌、地下水漏斗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要点。大水漫灌能使土壤次生盐渍化,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答案:D

    2、综合题

    12.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很多国家经济进步的紧急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存活。读下图完成~题。

    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绝大多数区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全世界很多区域因水而引起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_______区域。在该区域以进步节水农业闻名于世的国家是________。

    答案:干旱中东以色列

    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很多缺水国家相近,但从水资源数目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如果因为上海区域受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上海目前却已成为________性缺水城市。

    答案:季风水质

    图中④所在国家也日益成为缺水紧急的国家,简述其成因,并提出解决“水荒”问题的手段。

    答案:成因:人口膨胀;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日益增多;水资源遭到污染破坏紧急;水资源浪费紧急。

    手段:修建水利工程;进步节水农业;工业生产提升水的重复借助率;人工增雨、海水淡化;提升公众的节水意识;控制人口增长。

    13.下面左图为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右图为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和材料,剖析完成~题。

    材料一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丰富,但光热资源不足;南部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缺少。因为南部城市和人口多,所以对农商品需要量大。为满足需要,美国将北部的水引到南部,灌溉农田,进步亚热带水果、蔬菜和粮食的种植。

    材料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河流域是世界的混合农业区。伴随农业的进步,水资源缺少现象愈加紧急。为了保证地区经济的持续进步,不能不从大分界线东部向西部引水,以解决农业灌溉的用水问题。

    为何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有余,南部水资源缺少?导致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最主要是什么原因什么?

    答案: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夏天降水少,且南部比北部城市和人口多,水资源需要量大。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坐落于大分界线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有。

    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什么困难程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答案: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困难程度大,投资高。理由是:美国输水线路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线路与山脉走向相交,需开凿隧道,翻山越岭,工程量大,投资高,技术需要高。

    依据材料一剖析说明,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为何会很大地促进南部地区的农业进步?

    答案:水资源的输入不只弥补了南部水资源的不足,而且还使南部光热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