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纺织业是中国要紧的传统支柱产业,中国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海外汇储备、国际收入支出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进步至关要紧。然而,在纺织品产业获得成绩的同时,伴随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中国纺织品业本身存在不足的影响,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遇见重重困难。尤其是2005年纺织品配额规范取消后,长期遭到配额限制的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理应得到一个非常不错的进步机会。但,现实表明,中国纺织品服饰主要进口国和区域纷纷对中国纺织品服饰的出口推行各种各样的限制。本文在剖析纺织品贸易在国内国民经济中的要紧用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的近况,针对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字:纺织品 对外贸易 绿色壁垒
Abstract:As the largest textile exporter in the world, textile is an important traptional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 The persistent and steadygrowth of textile export plays an inpspensable role in the assuranc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balance of payments, stabilization of Renminbi exchange rate, solving unemployment and the consistent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In spite of great achievement made in textil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ange and its own defect of this industry, China meets great pfficulties in textile and clothing export. After the abolition of textile quota system in 2005, the export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which had been limited for a long time, should have been developing soundly with this opportunity. However, as a matter of fact, major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China's textile have carried out pfferent kinds of restraints on its expor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advantage advice aim at the current foreign trade of textile on foundation of analyzin
g t
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extile trade in national economy.
Keywords: textile; foreign trade;green barriers
引言
纺织业作为国内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的进步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有哪些用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饰一直是全国第一的出口产品,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国内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要紧来源。国内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国内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饰贸易的要紧力量。尤其是在加入WTO将来,一直困扰国内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问题将得到解决,纺织业被誉为是“受益最大的行业”。然而,取消纺织品及服饰进口的配额限制,对国内纺织业的影响也是双面的。一方面,取消配额将会达成纺织品服饰的自由贸易。多年来受被动配额困扰而不可以大幅度增加出口的中国纺织服饰业,将得以释放。其次,取消配额将会对国内纺织业的角逐形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前的纺织品贸易是在配额庇护之下的“不公平”贸易,现行的全球纺织品服饰贸易格局,在一定量上是依据配额划分的。国内对欧盟、美国等设限国家的纺织服饰出口,也主要由配额决定。一旦取消配额限制,必然致使市场格局的变化。取消配额之后,纺织品市场达成了自由贸易,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些挑战,怎么样进步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纺织品贸易在国内国民经济中的要紧地位
纺织业是国内的支柱性产业,具备解次人民着装和支援有关产业应用的社会效益,与上缴国家税利和出口创汇的直接经济效益。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内制造业的一个要紧组成部分。
1.1、纺织工业是国内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最重要产业
2000年在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纺织、服饰和化纤业的职工人数为800多万人,其工业增加值合计是1900亿元,固定资产4500亿元,这类指标在主要行业中排名前列。2002年1至11月,纺织工业总产值9142.7亿元,同比增长15.22%,纺织品服饰出口560.80亿USD,进出口贸易顺差430.12亿USD,占全国贸易顺差的158.05。同时,近年来国内纺织商品水平的竞争优势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按每平米销价格格,66个国家加权平均数是2.32USD,国内商品为3.04USD,比平均值高30%。从贸易方法和出口创汇积累资金的能力来看,纺织工业是出口创汇的最重要产业,国内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备策略地位。
1.2、提升就业率
作为人口海量的进步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服饰业为国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现在国内在纺织、服饰、化纤行业工作的职员超越800万,伴随入世对国内纺织业带来的进步契机,将会更多地吸收国内的劳动力。
1.3、纺织产业是高关联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大
纺织产业是高关联产业,产业联系程度高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要紧。纺织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流量表中,纺织工业的总产出占13.396,每增加一个单位总产出,关联到国民经济各行业1.93个单位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其中农业投入系数是0.24个单位,第二产业系数是1.43个单位,第三产业投入系数是0.26个单位。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1999年国内的人均纤维消费量仅为5.5公斤上下,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公斤左右,预计2005年后国内的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达6.6公斤,国内消费量从1999年的700万吨增加到860万吨,净增加160万吨的纤维消费量,纺织工业可以增加2000亿元的总产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600亿元。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和间接投入3800亿元。按目前水平测算,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近1个百分点,贡献相当可观。
1.4、纺织业是国内达成工业化的先导产业
工业化是一个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为起源的现代工业的进步过程,它随着着资源配置结构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产方法的变革。工业化使一些先行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工业化也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必然趋势。先导产业一般是可以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代表产业进步方向,为维持长期增长而需要超前进步,并对其他产业的进步具备较强带动用途的产业。纺织业拥有高关联型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部门、产业依存度高等先导产业特征,纺织业具备市场大,技术障碍小,投资少,效果快,积累资金多,可以吸收很多人就业等特征。纺织业具备较高的后向联系水平。这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不发达国家来讲,特别具备要紧意义。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讲,在工业化初期,工业部门结构不健全,资金短缺、技术管理职员素质较低,经济进步水平缓慢。为加快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进步,可以有意识地用后向联系程度高的产业部门优先进步的方法,导致人为的短缺,以刺激或带动与该部门后向联系较紧密的部门的梯次进步,从而加速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2、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情况
现在全球纺织服饰业的贸易额约为每年3200亿USD,中国是世界纺织品服饰贸易大国,加入WTO以来,其进出口贸易额约占全球纺织服饰贸易额的1/4。纺织服饰业历来是中海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金额不只占到出口总值的1/5,而且是国内外贸顺差的第一大来源。
表11994年~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饰贸易大全
年份
/年
进出口
/亿USD占全部货物贸
易的比重/%
出口
/亿USD占全部货物贸易的比重/%
进口
/亿USD占全部货物贸易的比重/%
同比增长/%
进出口出口进口
1994470.819.9342.228.3128.611.131.731.232
1995517.018.4358.824.1158.212.09.84.823.
1996516.517.8349.723.1166.812..0-0.1-2.55.4
1997604.018.6432.123.7171.912.116.923.53.0
1998548.716.9404.822.0143.910.39.2-6.3-16.3
1999523.214.5403.320.7120.27.30.62.0-3.2
2000662.014.0521.720.9140.26.226.529.416.6
2001672.913.2534.420.1138.45.71.62.4-1.3
2002761.912.3617.919.0144.04.913.215.64.0
2003945.011.1788.718.0156.33.824.027.78.5
2004496.49.5416.316.180.13.020.823.49.0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统计资料
2.1、从贸易额看,10年来的整体规模较大,出口额持续维持高位
1999年以前的进出口总额尚处在500亿USD左右,到2000年就突破了600亿USD,2002年突破了700亿USD,到2003年更是达到了945亿USD,整个纺织品服饰贸易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出口额远远大于进口额,贸易顺差巨大。配额取消后,中国的纺织品服饰贸易额继续扩大。
2.2、从增长率看,10年来维持了迅速持续的增长态势
1994年,中国的纺织品服饰进出口总额为470 8亿USD,2003年达到了945亿USD,10年间增长了50.2%。10年来,进出口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1.5%,出口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2.8%,进口额的平均增长率为7.3%。出口增速坐落于前四位是那一年的分别是1994年、2000年、2003年和2004年23.4%。
2.3、从贸易额占全部货物贸易额的比重看,10年来持续降低
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从1994年的19.9%,降低到2003年的11.1%,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从1994年的28.3,降低为2003年的18%,说明国内在推行进出口产品多样化策略方面颇有效果,纺织品服饰贸易对国内整个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日益降低。由于纺织品服饰贸易在整个货物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是逐年降低的,由此可以预见,纺织品服饰配额取消对中国整个外贸的影响不会非常大。
3、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纺织品是国内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国内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要紧来源,纺织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海外汇储备、国际收入支出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进步至关要紧。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进步,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国内纺织品外贸的进步。
3.1、国际环境变化妨碍了国内纺织对外贸易的进步
3.1.1地区经济集团化的进步,贸易转移效应增强,抑制了国内纺织品出口增长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关税同盟缔结后,因对内减免关税,对外实行统一关税而致使某国从世界本钱最低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最低本钱国家进口所导致的整个社会财富浪费和经济福利水平降低的成效。关税同盟缔结前,一国对来自任何国家的同等商品征收同等税率的关税,因而本钱最低的国家就可能获得贸易机会。而打造关税同盟后,受关税同盟的制约,需第一转向同盟内本钱最低国家进口,假如该出口国家商品本钱不是世界上最低的,则不只同盟的进口利益受损,而且从世界范围看,也不有益于生产要点优化配置,因而产生了消极的消费效应和消极的生产效应,使福利水平降低。
借助地区经济集团是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要紧形式,为了充分发挥地区经济集团对内互相保护对外排挤双重功能,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将继续推进地区经济集团进步。一方面,两大地区经济集团以后将继续加大拟定与实行统一政策,使贸易效应明显增强,原来对国内设限的国家目前仍然设限,从而使国内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其次,两大地区经济集团不断扩大集团规模,用以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发挥成员国比较本钱优势,减少推广本钱,提升商品竞争优势。这类或有助于成员国优势互补,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商品方面地区经济集团化所具备的贸易转移成效将进一步得到发挥,从而部分取代国内纺织品对两大地区经济集团的出口。
3.1.2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削弱了国内纺织品出口竞争优势
绿色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是指那些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平衡等目的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手段,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发达国家借助其比进步中国家所拥有些明看上去经济与技术优势大力进步环保技术、环保商品,并逐步形成环保壁垒。
近年来国际上纺织品、服饰贸易的环境需要愈加严格,尤其是那些针对商品的环境法规、技术指标对纺织品、服饰贸易产生了严重干扰。由于纺织行业是高污染行业,商品生产中的印花、染色及后整理等工艺所涉及的污染问题和成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害处,已愈加引起大家的关注,有的国家为此颁布了标准不1、行时不一样的针对商品的环境需要,对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影响愈加大。现在,因为国内纺织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纺织品达不到国际纺织品环保标准,在日益强化的环保需要下,国内纺织品出口竞争优势遭到紧急挑战。
3.1.3其他进步中国家抢占国内纺织品外贸市场
就纺织品档次而言,世界市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发达国家所占据的高端纺织品市场,二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所占据的中档纺织品市场,三是进步中国家所占据的低档纺织品市场。国内处于第三层次。就竞争优势而言,部分进步中国家以其更低廉的本钱与更接近欧美市场的优势与国内角逐低档纺织品市场,虽然未影响国内的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和生产国地位,但已经夺走了相当数目的市场份额。东南亚、南美、南亚、非洲的进步中国家,都有着传统的纺织品服饰生产历史,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纺织品服饰生产大国,他们享受比国内打折的政策,劳动本钱比国内低,一直是大家的角逐对手。同时,欧盟的纺织品服饰市场遭到东欧、土耳其的蚕食,因为他们具备成本低、交货期短、距离近、关税低的优势,挤占了一些国内的传统市场;欧盟的纺织品服饰自由化方案也有益于欧洲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3.1.4发达国家凭着其技术优势,开发高附加值的商品,纺织业角逐激烈
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新型纤维的开发与生产,环保纤维、智能纤维等新品不断推出,发达国家在高科技范围处于主导地位,尽管少数发达国家生产量增长缓慢,但商品科技含量、生产效率提升飞速,角逐优势明显。即便在传统方面,发达国家也在想方设法提升竞争优势。这类对国内纺织品贸易不利。[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