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学期要点

点击数:503 | 发布时间:2025-03-02 | 来源:www.zvvzu.com

    高中二年级本身的常识体系而言,它主如果对高中一年级常识的深入和新常识模块的补充。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大家会在高中二年级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学期要点》期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学期要点(一)


    1、起电办法的实验探究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肯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未必,除去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以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办法

    使物体起电的办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摩擦起电:两种不一样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领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接触起电:带电物体因为缺少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感应起电:当带电体挨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挨近或离得远远的带电体的方向移动.

    三种起电的方法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维持不变。

    2、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水平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可以凭空产生,也不可以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维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面没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维持不变。

    例: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电荷量为QA=6.4×10-9C,QB=-3.2×10-9C,让两个绝缘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怎么样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学期要点(二)

    1、焦耳定律

    1.概念: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2、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肯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办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3、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办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4、库伦定律

    5、电阻率

    1.意义:电阻率是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用电阻率p表示,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电阻率越大,表明在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状况下,导体电阻就越大。

    2.决定原因:由材料的类型和温度决定,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无关。一般常用合金的电阻率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电阻率。

    3.与温度的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