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达成可持续进步的艰巨任务中,进步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紧急。尤其是,一些进步中国家或没认识到可持续进步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非常不深刻,采取的手段还不非常得力。因此,在以后拟定新的经济进步策略时,把可持续进步作为一个突出的要紧内容,是大部分进步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土壤紧急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等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进步中国家。土壤退化(包含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与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区域,与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区域,土壤风蚀尤为紧急。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遭到水的侵蚀,22.4%遭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遭到水的侵蚀,35.5%遭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非常大程度是因使用方法不对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因为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因为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降低,地下水位降低,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伴随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愈加紧急。据统计,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导致的损失达90亿USD。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进步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区域、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区域、与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遭到荒漠化的严重干扰。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大家失掉了赖以存活的沃土和家园。
2.温室效应升高
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是那一年的。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越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全球温度升高,可能致使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降低等紧急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一般觉得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很多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方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妨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
世界上绝大部分进步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区域,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尤其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遭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区域的贫民区的大家威胁最大。除此之外,在进步中国家达成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靠于环境资源和污染紧急的工业(如化工)进步最快,但降低或预防破坏的能力又较低。
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手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进步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率从29%上升到35%。以后伴随亚洲、拉美等区域进步中国家工业化节奏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USD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0.3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27吨,而进步中国家却为0.42吨。
臭氧坐落于大方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从而预防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辐射。大方臭氧层的破坏和辐射的增强,将会严重干扰粮食等农作物的增产。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所排放的含氯氟烃等,是致使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根本缘由。最新资料表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陆地面积的两倍。有关人士指出,假如人类再不改变进步模式,21世纪人类面对的将是“温室效应”的挑战。对进步中国家来讲,更是这样。
3.森林面积锐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维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变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据史料记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曾被森林所覆盖,森林面积达76亿公顷。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降低到占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到2020年将降低到七分之一;假如任其进步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人类将陷入巨大的灾难。
在世界林业中,热带森林又占有极为要紧的地方。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公顷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好的存活环境。它是巨大的物种贮存库,在雨林天蓬遮盖下栖息的物种占全球物种总数的一半。热带森林还是人类医药宝库。据不完全统计,成长在热带森林中可供提炼抗癌药的植物就有3000多种。
然而,近几十年来,森林无节制的采伐,与常常持续的森林失火,致使森林面积骤减。尽管近10年来,全球环保意识有所加大并采取了一些雨林保护手段,但全世界热带雨林仍以每分钟29公顷、每年约154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毁林面积最多的是美洲,每年为561.1万公顷。被叫做“世界之肺”的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因为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公顷绿林。假如按现在每年降低5.5万平方公里林区的速度计算,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要消失而成为一片沙漠。
第二是非洲,每年被毁面积达367.6万公顷。亚洲虽然仅为201.6万公顷,但如不准时采取有效手段,到2010年东南亚区域的大多数热带雨林可能消失。现在,热带区域进步中国家平均10%的人口就业有赖于雨林,热带国家里共有3.5亿人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雨林。
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为农业进步筑起绿色屏障,推进可持续进步已成为进步中国家的头等紧迫任务。
4.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4.13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依据关于一个国家假如平均每个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规范,现在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区域)的3亿多生活活在缺水状况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以后30年,中东、北非区域的水源提供量将比60年代降低80%。
更为紧急的是,水源污染日趋紧急。目前进步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洗水,17亿人没充足的卫生设施。估计,在进步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什么地方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导致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紧急制约21世纪进步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对于相当一部分进步中国家来讲,制约其农业将来进步的主要原因是缺水,目前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除此之外,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致使一些国家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国际舆论觉得,20世纪发生的很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到21世纪将多半是为水源而战。当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居住在两个或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流域之中,淡水的短缺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水源政治纠纷(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在南亚、中亚、中东区域,因为水引起的争端和冲突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到今天这类地方仍存在出现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合理分配用水,保护现有水源、开发新的水资源已火烧眉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