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点击数:523 | 发布时间:2025-06-13 | 来源:www.ykwljt.com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学术文化史专家,同时又是一位思想家。特别是其教育思想,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对近代中国教育规范的打造和健全具备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其著作《变法通议》和《梁启超家书》中有关内容的剖析,对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进行阐释。

    1、教育救国思想

    在长期的实践中,梁启超渐渐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存活和进步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在《变法通议》的《学校总论》、《论科举》、《论师范》、《论女学》、《论幼学》等篇章中,教育救国思想凸显。

    (一)否定旧的教育规范,倡导变革科举规范

    《学校总论》中,他指出政府将诗赋等作为学堂教授的内容,压抑了人民的思想,学校没办法培养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同时剖析了兴办学校的重要程度:“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1](P40)中国需要进步我们的教育,要开民智。对士、农、工、商、兵各阶层广设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同时谈到了教育经费的问题,要在教育上投入资金。《论科举》中,他觉得变科举是兴学校的首要条件:“故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1](P60)

    (二)提出设立师范教育

    他如此论述教师的重要程度:“故夫师也者,学子之根核也。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者也。”[1](P81-P82)那样师范学校如何进步呢?他觉得可以让师范学堂学生担任小学堂教师,用小学堂教学的成效检验师范学堂教学成效。他的这种倡导不只有益于提升师范学堂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而且有益于提升国内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较早关注妇女权利

    他觉得外国强大是什么原因之一就是看重女子教育,《论女学》中他谈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1](P87)他关注妇女的受教育权利,是年代的先声。

    (四)讲解婴幼儿教育重要程度

    《论幼学》中谈到:“生活百年,立于幼学。”[1](P100)虽言简意赅,却道出了儿童教育的重要程度。他也赞美了西方国家教婴幼儿教育童的办法。他的看重儿童教育的思想在今天仍有讨论和借鉴意义。

    梁启超教育救国的思想,起到了警醒世人有哪些用途:他对科举规范的批判,引起了爱国人士对教育的深思,加快了科举规范的废除;他的师范教育的思想,为师范教育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国家教育的进步;他关注妇女权利适应了女权运动兴起的世界时尚,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迈出了一大步;儿童教育思想提醒大家关心和看重儿童教育,为国家进步做出了长远的计划。

    2、子女教育理念

    梁启超的子女们个个成才,各有所长,“一门三院士”是梁启超教子有方的有力证明。作为交流梁启超和子女们心灵的桥梁的家书是梁启超教育思想的主要载体。梁启超家书的内容涉及一般家庭事务,但更多的是孩子们念书、生活、选择事业等问题。从这类感情充沛、娓娓动听的家书中,大家可以领会到他子女教育理念。

    (一)看重兴趣对学习的影响

    当梁启超得知女儿对生物学不感兴趣时,立即写信给她。信中如此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总是事半功倍。”“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我非常怕由于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线路,所以快点寄这封信。”[2](前言,P11)梁思庄看了爸爸的来信后,坚持自己兴趣喜好,改学图书馆学,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图书馆学专家。

    (二)引导孩子正确学习

    强调注意学习的办法:“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2](P493)做学问的态度要认真、踏实:“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2](P356)他也提醒孩子们注意学术的专和精,常识的广与博,1921年在给梁思顺的信中说到:“尝告彼‘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彼宜从事实上日用饮食求学问,非专恃书本也。”[2](P294)

    (三)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困苦中不消沉,在逆境中要向上。他告诫子女困境不可防止:“人之生也,与忧患惧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2](P384)同时他强调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困境也可以有积极推动作用:“处忧患最是生活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2](P218)

    (四)树立社会责任观念

    1919年他在给思顺的信中写道:“生活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每人都有事可做了。[2](P281)“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须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2](P333)梁启超号任公,任:即责任,公,即男子,任公之意就是对国家有责任的男子,大家可以领会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的产生虽然有其特定的年代背景,但不能否认,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之大。面对如此一笔精神财富,大家应该结合当今实质条件,取其精华,促进教育的改革与进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