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其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是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过去的工业技术革命,均是为了把人类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类体力的增大与外部器官的延伸;而这次技术革命,却是把人类从冗杂的脑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是人类脑力的增大。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过去写道:“我所读到的生命史,是一连串稳定状况,其间有少数飞速发生的重大事件所界定的间隔,并借此打造了一个稳定状况。”[1]这个历史的间隔即所谓的技术革命。虽然大家对技术革命的存在及历史地位予以承认并达到一致,但对于技术革命尤其是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新技术革命的划分与起始时间,在认识上仍有相当差异。大家从不一样的认识角度,用不一样的认识办法,对客观历史进程作出多种不一样的描述。然而因为科技革命不止是研究科技历史的要紧工具(比如,世界古时候科学史与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线是1543年,即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这也是首次科学革命的开始),也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点之一。这是由于它不只很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范围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生活办法、思维方法的进步。因此对上述问题的澄清和界定,具备肯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关于称谓
当今学术界,对于上述新技术革命的称谓,到今天还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技革命,称谓竟没为世人基本认可,好像与其伟大意义很难相称。总结海量学者的描述,这场新技术革命容易见到的称谓有:“现代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及“智能技术革命”等几种提法。这类称谓都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指征这场科技革命,但叫人总觉有所不足。鉴于以下理由,大家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理由1、“现代科技革命”中的“现代”和“新技术革命”中的“新”这两个词都是时间定义。“现代”一词对于现代的大家可以确切地了解它所指的内涵,但几百年将来,仍用“现代”来指征这场科技革命,则就很难切中了。而“新”字,今天可以称“新”,他年可能应该称“旧”,因此,也没揭示这场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2]
理由2、“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第几次”这个次第数字只能说明这次科技革命相对于前几次科技革命所发生的排序,是一个相对的定义,仅从字面上也不可以指征这次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况且,到底是第几次,标准也不同。
理由3、根据技术功能论的思想,信息技术就是所有可以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具体包含有关信息的产生、采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辨别、提取、加工和借助等技术,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而在这四项信息技术(又称信息技术四基元)中,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处在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而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现在为止甚至还有人提出广义信息技术的定义,把信息技术的的基础技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支撑技术(指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即应用在经济、社会范围的各类具体技术)也包含进去。比如,曼纽尔·卡斯特就觉得:“我把遗传工程及其日益扩大的有关进步与应用,也包含在信息技术里。这不止是由于遗传工程的焦点是对生物信息符码的解码、操纵,与最后的重组,也是由于生物学、微电子学和信息科学无论在应用与材料上,甚至更基本的定义取向上,好像已经彼此汇聚互动。”[3]
通常来讲,新技术革命自兴起到今天大致历程了两个基本阶段(见下文的讨论),20世纪40|50年代是新技术革命的形成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其中计算机技术开辟了人类智商的新纪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技术革命进入全方位进步的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信息高速公路,即互联网技术等。互联网是现代通信的新表现方法,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是由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等技术相结合而成。
大家把整个世界作为—个庞大的通信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的关系应被确觉得,计算机与通信具备同等关键的地位,而不是把通信看作是计算机的外围设施。智能技术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仅包含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AI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互联网技术。所以,“智能技术革命”不足以指征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点。况且智能是与体能相对应的定义,这正像大家没将“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称谓为“体能技术革命”一样,同样也不可以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谓为“智能技术革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要紧标志。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在—起,形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它现在是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大家了解技术革命就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技术方法的巨大变革,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新技术体系的确立,实质上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用途的技术与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因此,假如把前两次技术革命依次称为“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的话,那样这场新技术革命就可被叫做“信息技术革命”。
3、信息技术革命的起讫时间与划分
(一)历史的回顾
人类的技术革命之产生可以追溯到由新石器年代向青铜年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次伟大的转变被西方的一些学者称为首次浪潮,而完整意义上的科技革命则是发生于近代史上的事情。因此本文对于科技革命的考察是从近代科技革命入手的,类拟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称谓,近代历史上到底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现在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四种,即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及多次说。
二次说觉得,首次科技革命是18世纪起来自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是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基础上进步起来的蒸汽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是首次科技革命之后到今天仍在进行的革命,其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与现代科技革命。
三次说对首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前者是相同的。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9世纪末以电的应用为标志而进步起来的电机、电讯及汽车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二次大战后期到今天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生物技术等的进步。除此之外,三次说还有另一种看法,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非开始于二次大战后期即20世纪40年代。
四次说关于首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上述基本一样,其不同在于进一步提出第四次科技革命,觉得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及空间技术为中心内容的科技革命。第四次即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时间及标志是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的当代技术范围的巨大变革。
多次说关于首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也与上述基本一样。但其觉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
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借助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学会核能的新年代;1955|1965年,第二个10年,以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的年代;1965|1975年,第三个10年,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年,第四个10年,以微处置机的很多生产和广泛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年,第五个10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的信息产业的打造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995年到今天,以网络成为核心技术并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每个范围为标志,人类开始进入常识经济社会。
(二)问题的症结
关于近代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以上几种说法经常见到的主要有三次说和四次说,只有较少数的学者赞成二次说和多次说。二次说的主要代表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书中觉得,1760|1830年的工业革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非常重要的进步阶段,由于它标志着现代工业化的开始,并致使了都市化。书中没把首次革命与在此之后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革命并列看待,而觉得在首次“革命”之后,一些要紧事件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在此大家不想对二次说做过多的讨论,关于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在很多书中很多学者都曾做过论证。笔者觉得,近代科技革命的二次说主如果对电力和计算机技术革命的影响性及革命性认识不足,而且其判断的规范主如果工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或都市化。而由上可知,多次说觉得,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但从他们的认识来看,非常难判定每次巨大变化是不是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综上所述,大家对近代以来的首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一致。因此,近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科技革命的起始时间及划分,各种说法的主要不同和争议之处,即问题的症结,应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技术革命是不是发生在二战后20世纪40|50年代,即信息技术革命的起始时间问题。
2、20世纪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是不是是同一次革命,即三次说还是四次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