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大医院银行刷卡业务管理的考虑

点击数:362 | 发布时间:2025-09-11 | 来源:www.zxddup.com

    1.前言

    进入电商年代,各大商场都安装了银行刷卡设施,买家仅需一张银行卡就能轻松购物付款。伴随年代的进步,医院开通银行卡付费业务日显要紧与紧迫:一方面病人随身携带很多现金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不安全,况且就医时担心焦虑,更容易产生现金遗失与被窃等风险;其次常常有病人因事发忽然而身边现金不足,影响就医,遇见急诊病人更有贻误抢救的风险。为便捷病人就医付费,同时防止收费员收入假钞、与降低零钞备换,我院在门急诊挂号收费窗口和住院登记结账窗口均安装了银行刷卡终端机,遭到病人欢迎。但同时刷卡业务中也存在一些风险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剖析,并提出具体管理策略。

    2.银行刷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2.1 操作问题

    在银行刷卡中,会出现因密码错误或余额不足而致使刷卡失败、重复刷卡、刷卡占线、收费员未收回商户存根联等问题,产生这类问题是什么原因有:1、病人银行卡密码输入错误或余额估计不足;2、收费员在刷卡失败后没准时检查确认是不是系统问题而重复刷卡;3、银行刷卡终端机问题;4、医院的银行刷卡电话线路问题或占线;5、病人不了解要在商户存根联上签字并交回,而收费员出于忙碌等缘由也忘记收回存根联。

    2.2 管理问题

    医院的银行刷卡终端机设置在部分收费窗口。收费员有时同一天会在不一样的收费窗口收费,持有不同终端号的存根联,在上缴日报表时,将所有些存根联混合大全一块上交。而银行结算单是在每天下班时,在各台终端机上打印后,第二天上交出纳。因此出纳分别收到存根联与结算单,进行大全核对,当发现两者金额不同时,公告收费处查找问题。银行刷卡业务用步骤图表示如图一。

    从刷卡业务步骤图中,可以发现存根联与结算单的核对是在出纳处进行,而不是在收费处。这是因为实质工作中,多位收费员共用一台刷卡终端机、与一位收费员可能在多台刷卡终端机上收费,因此需要几位收费员一同大全存根联金额、与结算单金额核对比较,因为没具体操作规定,当收费业务繁忙时容易疏忽遗忘,所以由出纳来检查把关。也正由于这样,出纳收到的存根联是凌乱不堪的,一旦出现问题查找问题时效率非常低。一般发生银行存根联与结算单金额不同的缘由包含:收费员在刷卡时没收回存根联;收费员上交日报表时忘记把存根联或结算联一同上交;收费员把银行刷卡业务结算之后收到的存根联也提前上交;出纳没准时核对入帐,产存活根联或结算单据遗失等等。

    3.加大医院银行刷卡业务管理

    3.1建章立制 强化培训

    打造标准的银行刷卡业务规范与考核。对于刷卡过程中的工作差错,如重复刷卡、存根联遗失等状况;与违规行为,如刷卡套现等活动,拟定相应处罚标准,达成奖惩有据,督促和规范刷卡操作与管理。同时,加大对收费员培训教育,控制工作差错。第一,收费员在面对病人人多、排长队时,仍应坚持逐笔收费,仔细输入刷卡金额、收回存根联,防止忙中出错。遇见刷卡失败时,先查看刷卡金额,防止重复扣费。第二,收费员在每天缴款后,应立即轧帐,确保没遗忘银行单据。最后,收费员要提醒病人输入密码时准确迅速,以免刷卡失败,与在刷卡后签字并交回商户存根联。除此之外出纳应在每天收到银行单据后,尽快复核入帐。

    3.2 改进步骤 提升效率

    假如将银行存根联与结算单的核对工作,由出纳处改为收费处负责,既能当场解决收费处产生的问题,又能提升出纳工作效率。但医院收费窗口不少,不可能每一个窗口配备刷卡终端机;而且依据工作安排和就医人流,收费员需要到不同窗口收费。怎么样才能使收费处完成银行单据核对工作、改进刷卡业务步骤呢?笔者觉得有两个重点:一,收费员在包帐缴款时,依据终端号分别大全存根联,并分别标注上收费职员号、分类金额、终端机号、收费日期和收费窗口等原因;二,收费员包帐时即打印结算单,注明收费职员号、分类金额、终端机号、收费日期和收费窗口等,分类金额的合计应等于本张结算单金额,从而确保每张结算单都与存根联核对一致,假如发现问题也可以从分类存根联中迅速查找。改进后的银行刷卡业务步骤图如图二。

    3.3设施保障 健全升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升银行刷卡效率,应适合增设终端机和电话线路。为了进一步加大对银行刷卡业务的管理与监督,一些医院收费处已经率先达成银行POS机与医院HIS系统之间的联网,从而使医院收费管理软件具备收银一体机的功能,省去银行刷卡单据间核对、与医院与银行对帐等工作。

    4.结论

    伴随银行卡业务的普及深入,相信医院的银行刷卡业务将愈加繁忙。通过加大对收费员培训和改进刷卡业务步骤等手段,势必有效规范医院的银行刷卡操作与管理,防范银行刷卡业务风险。◆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