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平凡的学习日常,是否常常追着老师要要点?要点是指某个模块常识的重点、重点部分。
1.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一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水平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保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方、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2.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二
影响气温的原因
1、纬度: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地形: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
3、海陆地方: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
5、天气情况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3.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三
日影朝哪个方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朝哪个方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朝哪个方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地方。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哪个方向不只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区域,正午日影一直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日影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区域,正午的日影一直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日影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日影短。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哪个方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哪个方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哪个方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伴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哪个方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哪个方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伴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渐渐北移。
这样来看,太阳的升落方向不只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伴随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渐渐增大。
4.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四
1.大方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方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方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方逆辐射
2.热力环流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由于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方水平运动:
水平充气压力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缘由;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干扰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等压线密,风力大
5.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五
1.世界海陆分布非常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交流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是什么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国内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国内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通常来讲,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6.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六
气候成因的影响原因有:太阳辐射、大方运动、地面情况和人类活动。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未必全受这类原因的影响。所以,审题时应该注意判断主导原因是什么。
太阳辐射:
①使得不同纬度区域获得的热量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不一样的温度带,如热带、_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②是同纬度区域的季节差异,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下垫面: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国内性气候;
②地面植被和地表性质的局部差异,其实质是热量和水分的差异,由于下垫面是大方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大方环流:
①本身的低压带、高压带可以作为一种天气系统,长期影响一个区域的气候,如赤道低压带终年高温多雨;
②通过风靡风带、季风环流影响水汽输送,进而影响气候,如季风环流下,冬天气流由陆到海,降水少,夏天气流由海到陆,降水充沛;
③通过充气压力带、风带的移动影响一些区域的气候,如地中海气候。
人类活动:通过生产活动及改变下垫面的物理、生物学特质,改变大方中水汽、CO2的含量,影响气候。如工业生产致使CO2增多、增加森林覆盖率或修建水库,改变局部气候。
7.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七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
9.比率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率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率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通常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8.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八
主要交通运输方法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原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合很多、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便捷,但运量小,本钱较高,运费较贵。适合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运量大,本钱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合很多、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高。适合运输急切需要,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合气态和液态运输。
9.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九
能源的分类
1、根据能源的性质分类
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根据能量的来源分类
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用途——生物能;古时候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分裂转变能。
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10.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笔记 篇十
1、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依据等压线决定风向的步骤
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
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4、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大方环流有哪些好处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构成的要紧原因。
6、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7、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千米;
8、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9、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征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进步变化。
11、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定义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5、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17、昼夜长短的决定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1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1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20、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