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171-02
1、山东半岛中小港近况-以莱州港为例
山东半岛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海岸线长三千多公里,为全国海岸线长的1/6,仅次于广东,居于第二位。青岛、烟台、威海、日照、龙口、岚山等港口构成了一个弧形的港口群。港口群在山东物流和经济的进步中起着要紧用途,青岛、烟台、日照为主枢纽港,龙口、威海、岚山港是要紧港口,蓬莱、东营、莱州港等中小港口为有利补充。
山东半岛港口群进步水平呈现出肯定的层次性,本文以莱州港为代表剖析中小港的物流金融业务的拓展。
(一)莱州港概况
莱州港坐落于渤海湾南岸莱州市三山岛工业区。自此向西,经过潍坊、东营、滨州直至河北黄骅,海岸线长1千多公里,占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的三分之一,并且处于黄河入海口泥沙淤积区。莱州港是达到5万吨级港口, 10万吨级深水泊位的规模,是距鲁中、鲁西、鲁北等区域最便捷、物流本钱较低的深水出海通道。
2004年12月,莱州引进中国国外集团旗下的中国国外物流国际公司,成立中海港务(莱州)公司,自2005年6月莱州港一期扩建工程开工以来,新建成3个2万吨级兼顾5万吨液体化工品专用泊位、1条水深12.9米的新航道及配套设施。日益优越的设施环境提高了港口的营运能力,也形成了莱州港鲜明的资源聚集“洼地效应”。
(二)港口货物吞吐量
莱州港区位优势明显,港口货物吞吐量呈大幅度增长,从表1可以用看出,从2004年350万吨到2010年1500万吨,是原来的4.28倍。港口年增长率也不断上升,2005年的增长率为1.28,到2010年的增长率为1.15。对于山东半岛吞吐量增长有较大贡献率,占山东货物吞吐量的1.6%。
表1港口货物吞吐量(千吨)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
(三)港口码头泊位
莱州港2004年,莱州港中海港务有6个泊位,到2010年,泊位扩展到12个,增加了一倍,其中通用泊位9个,液体化工品专用泊位3个,拥有5万吨深水泊位,最大的靠谱泊能力为8万吨。
2、中国物流金融业务
(一)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是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复合业务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流金融,是指在Supply chain业务活动中,通过运用结算、筹资、保险等金融业务和服务,提升资金运行效率,达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产生价值增值的金融活动。狭义的物流金融又称物流筹资,是指为减低买卖本钱和风险,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对企业资金投放、产品采购、销售回笼等经营过程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锁定控制或封闭管理,以流转中的产品价值为依托为企业提供筹资的活动。
(二)物流金融在中国进步近况
20世纪90年代末,物流金融业务在国内逐步兴起,刚开始是一些外资银行与国际物流企业的中国机构合作,为跨国公司及部分中资企业提供仓单筹资业务。1999年,一部分中资银行也开始介入物流金融业务,筹资商品也由单一仓储筹资渐渐进步到产品贸易筹资,但业务进步不飞速。自2005年以来,物流金融业务进入飞速发展时期。2009年底,中国开办了物流金融业务的己超越20家的中资银行和10多家外资银行。国内物流金融有着跨越式进步的特征,十几年的进步历程了西方百年的进步经历,所以存在着进步不均衡现象,东部沿海的业务模式和进步水平领先于中国大陆,初级、中级和高级多种物流金融业务并存。其中涉及的物流企业包括中国远洋,中国仓储,钢铁公司,港口企业等等中国大中型物流企业,渐渐形成了中国物流金融互联网。发展势头也面临着由流通企业向生产企业,由单一环节向Supply chain环节,由单库质押向多点质押,由静态质押向动态质押进步方向的转变。物流企业、银行和企业三方合作的物流金融商业模式是在现阶段下国内政策不允许混业经营的好进步模式。
(三)中国现在的物流金融模式
1、仓单质押模式-静态质押模式
仓单质押是现代物流进步的延伸业务之一,是物流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的金融革新服务。仓单质押的基本模式是静态质押,指借款企业将产品质押给银行,质押品存放在银行指定的物流企业监管下的仓库,物流企业代替银行保有和监管质押物,同时物流企业向金融机构出具质押专用仓单或者质押物清单,企业凭此仓单申请筹资,银行依据质押物的作用、流动性及价格波动性向企业提供少量的筹资。企业可以一次或多次向银行还贷,银行依据企业还贷状况向物流企业发出发货指令,物流企业据此指令向企业交货。仓单质押与其他金融商品相比,借款期限短、风险低、质押物变现容易等特征。
2、保兑仓模式
保兑仓又称买方信贷,是仓单质押业务的延伸。银行在借款企业交纳肯定的保证金后以开承兑汇票等形式,指定收票人为生产方,供货方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以银行为收货人,按银行指定的仓库发货,货到仓库后转为仓单质押。
具体操作为商家向银行缴纳保证金,申请银行信贷,申请生产厂家放货给物流公司,银行同意申请,开具承兑汇票或者放贷给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同意申请,将商品出货给物流公司,物流公司验收推进物,开具货物监管确认书给银行。商家一次或数次归还贷款,银行据此向物流公司开具解除制押公告书,物流公司依单放货给商家。没办法准时还款时,银行同意生产厂家回购,补足敞口。在此物流企业提供承兑担保,商家以货物对物流企业进行反担保,依据掌控货物的销售状况和库存状况物流企业决定承保金额,收取监管成本。
3、融通仓模式
融通仓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以周围中小微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流动产品仓储为基础,提供筹资质押品仓储、监管、价值评估、物流配送与企业筹资担保等综合性服务。统一授信模式融通仓是银行依据其规模、运营近况、经营营业额、资产负债比与信用情况,配置融通仓肯定的信贷额度。物流公司可以直接借助信贷额度向企业提供质押贷款业务,依据国内金融法律,物流公司尚不可以从事金融业务,实践中一般是采取由物流公司提供担保,借款人将产品质押给物流公司进行反担保来进行筹资的方法。质押贷款业务由融通仓直接监控,金融机构基本不参与该质押贷款具体运作。
4、信用证物流金融模式
信用证物流金融模式主要适用于以信用证结算方法,比如进口产品的贸易类企业或生产企业的材料进口。当进口信用证项下单据到达并经筹资银行审核无误后,开证申请人以该信用证项下代表货权的单据作为质押,银行先行代为付款,并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代为报关、提货并运至指定仓库,转入产品存货质押监管。
此模式具体过程为商家与海外供货商签订贸易合同,向银行缴纳保证金,银行审察贸易合同号,签订授信合同、委托收货报关与向海外供货商开具信用证。生产厂家安排生产,向银行发出装船、发货公告,并提交信用证下单据。银行审察单据后公告出质人及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办理提货、报关、短驳运输、货物入库等,并向银行开据监管确认书,商家一次或分次归还贷款,银行据还贷状况向物流公司发出解除监管公告,物流公司解除监管公告,依单据放货给商家。
(四)物流金融的价值剖析
对于银行,筹资物流业务为银行健全结算支付工具,银行获得了更高的中间业务收入。拓展此业务的同时,银行拓展了市场,开发了新的顾客群体,挖掘了部分潜在的优质顾客。物流金融为银行提供了新的投资途径,提升了资金借助率和流动性,大大降低了资金风险。
对于企业,筹资物流业务借助物流(动产)质押改变了传统固定资产抵押模式,企业获得货款愈加便捷。筹资物流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筹资模式,拓展了筹资途径,大大降低企业筹资本钱。企业可以借用于银行的资金支持与物流企业的物流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缩短销售周期,加快商品周转,减少库存,提升了资金借助率。
对于物流企业,物流业与金融业结合,拓展了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创造了一个跨行业、相互交叉进步的新业务空间,为同质化经营向差异化经营的转变提供了可能。筹资物流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在金融业的切入点,物流企业盈利水平得以提升。物流企业在筹资物流业务中,与更多的顾客成为合伙人,拓展了顾客市场。
目前物流金融业务高速发展,主如果由于现代物流金融业务满足了银行、物流公司和企业三方的差异性需要,提升了每个利益单元的资源借助率,增强其Supply chain整体的资金借助率。
3、中小港拓展物流金融业务的条件-以莱州港为例
(一)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提供了进步中小港有关政策的支持,与资金投入,大力的改变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万吨级泊位的将设,以适应船型大型化的需要。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策略的进步规划,莱州港被定位为该地区的龙头港口和主要出海口。国家策略规划的推行,将为莱州港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与稳定的顾客来源,为拓展新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与人文环境
现代物流理念是经营港口的主要理念,金融物流是现代物流未来发展趋势,就需要港口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与盈利方向。拓展物流金融业务是拓展业务范围的渠道之一。山东独特的人文环境、儒家思想和新鲁商精神的崛起,都为港口金融业务的进步提供有利条件。
(三)经营货种优势
山东半岛中小港主要油化品、金属矿石、煤炭、散盐、陶土等大宗货物为主,货物化学性质稳定,对顾客的资金占用较大,而价格比较透明,变现能力强,货运量巨大,存储监管本钱低,合适物流金融业务的拓展。
(四)港口设施、资源充足
物流金融业务中,仓储等基础设施的齐全为港口拓展物流金融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莱州港油化品达到100万立方米,堆场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新增件杂货仓库1万平米,二期扩建工程完工后将新增后备土地资源1500亩。拓展物流金融之后将大大提升目前所拥有资源的资源借助率。提升单位土地产出。
中信银行为莱州港提供多年“银港通”服务,物流金融资深的,2010年一季度龙口港借助物流银行,在授信额度3.8亿元的条件下达成监管收入39万元,质押物涉及木材、燃料油、石油焦、煤炭、铁矿砂等货种。
莱州港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备,视频监控系统、物流信息互联网平台初具规模,同时拥有健全的门禁系统,管理严格,程序规范,这类都为物流监管的拓展提供了好的硬件与软件系统。
(五)业务拓展本钱相对较低
大多中小港已拥有拓展物流金融的硬件基础,将来对本业务的投入主如果在与银行的信息互联网建设,与有关人才的培训方面,因此,前期投入较少。
4、莱州港拓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前景
从风险、货种性质、顾客性质、合作企业与投入产出比等方面的考虑,现在莱州港前期可以拓展以融通仓模式为代表的银行统一授信模式的物流金融业务。通过获得商业银行的授信资质,莱州港可以给在港储货的顾客提供相应的贷款,而贷款利息由银行收取,莱州港可以在原来营运收入的基础上加收监管费。而与之相应的物流本钱相对较低。而因为顾客在港拓展物流筹资业务,所带来的港口的吞吐量及作业量的增加,进一步增加港口的主营业务收入。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介绍:惠泉,女,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