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青光眼病人围术期的应用

点击数:403 | 发布时间:2025-02-02 | 来源:www.zhunnen.com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青光眼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成效。 办法 剖析咸阳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眼科收治的110例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手段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50例和临床护理路径组60例。察看两组原发性青光眼病人视力水平、眼压水平、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认知评分、生活水平评分状况。 结果 两组护理后病人视力水平、舒张期血流速峰值、缩短期血流速峰值、认知评分和生活水平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眼压水平、阻力指数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指标临床护理路径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认知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8(a)-017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glaucom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0 patients with primary glaucoma in th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nyang from February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analyzed by retrospective study. They were p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50 cases) and clinical nursing path group (60 cases), accorpng to p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visual acuity level, IOP, the central retinal blood flow and the scores of cognitive and life quality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visual acuity level, EDV, PSV, the scores of cognitive and life qualit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ncreased, whil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level and RI were decreas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fference (P < 0.05). Excepted the visual acuity level, other inpcators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after nursing,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pplied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glaucoma can improve vision,decrease IOP,accelerate ocular blood vascular system and increase the scores of cognitive and life quality.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Primary glaucoma;Eyesight; IOP; Central retinal artery blood flow; Life quality

    ?R床护理路径定义是1985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提出的,起初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救护理中,可以减少医疗成本[1-2]。现在,已从急性病的应用逐步向内科、外科广泛扩展[3-4]。青光眼主要因为眼内重压间断、持续升高,进而对眼球有关组织导致重压和损伤,致使视力功能遭到损害,引起视力减少和视线缩小,假如不可以准时处置,非常可能有失明的风险[5-6]。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2月~2017年3月咸阳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收治的110例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剖析,拟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青光眼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成效状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剖析我院眼科收治的110例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手段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9~69岁,平均(45.3±10.5)岁;临床护理路径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8~68岁,平均(45.9±11.1)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备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十八岁;拟定进行复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均为单眼初次手术;血压、血糖均正常或者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排除标准:守旧治疗或者进行其他手术治疗者,其他紧急疾病病人。 1.2 办法

    常规组针对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临床表现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手段,主要包含术前指导,术中紧密配合和术后并发症预防。

    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手段如下:

    (1)加大心理辅导。病人患病后可能出现焦虑、紧张和急躁的不好的心理情绪,影响病人治疗依从性,甚至可能延误最好治疗机会。护理职员要依据病人具体心理特征给予必要性的心理辅导手段,向病人耐心解说情绪变化不利于疾病康复,情绪变化还可能导致病人青光眼复发[7-8]。(2)疼痛干涉。向病人耐心解说疼痛发生是什么原因,帮助病人放松心情,控制呼吸频率和呼吸的深度,多听自己喜欢的轻音乐,加大病人之间的交流,转移病人注意力,提升榜样用途。(3)预防病人受伤。加大护理巡视频率和用床边呼叫,多鼓励病人适合地寻求帮助,在家属和护理职员的帮助下完成生活活动,将常常用的物品尽量放在固定地方,利于病人探寻和触碰。病人的活动范围内禁止触碰危险物品,准时发现问题并准时改正[9-10]。(4)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用药物,并且对药物进行三查七对。滴眼液滴入双眼后,按压泪囊3 min,一些全身不好的反应较为紧急的药物,要按压泪囊5 min。在连续用2种以上药物的时候,时间间隔大于5 min。注意病人药物应用的过敏史状况,察看病人可能出现的不好的反应表现。静脉滴注20%甘露醇,维持静卧位,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病人,应该注意对病人心率、呼吸频率的察看,假如有不好的反应发生,准时告知大夫。(5)健康教育。向病人、家属耐心解说青光眼用药特征,准时复诊,说明高眼压对于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性的。假如病人出现头痛、眼胀痛、视力减少、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要准时就医复查。向病人耐心解说药物应用的不好的反应,注意不可以擅自应用扩瞳剂。日常要重视进行有氧体育活动,不可以进行重体力劳动,防止眼压升高。维持充足睡眠,作息时间有规律,防止过度劳累和情绪剧烈波动,防止长期观看电子商品,长期低头玩手机,睡眠时尽量将头部垫高。维持衣带宽松,防止暴饮暴食,注意控制液体摄入量。戒烟戒酒,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用水果蔬菜,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6)手术过程中护理。主要包含术前、术后一系列的护理手段:①术前帮助病人完成各项测试,学会病人可能出现地其他系统疾病,通过抗生素眼药水对泪囊进行预防性清洗,减少眼压。护理职员向病人解说青光眼手术术前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病人进行眼球有关方向的运动,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告知病人抑制打喷嚏、剧烈咳嗽的办法,防止因上述运动对眼球导致的过大重压,降低因震动导致意料之外发生。②术后维持病人平卧位或者是自由体位,降低对眼球的压迫,手术当天注意卧床休息,降低过度运动。病情稳定后,可以下床进行室内活动,防止增加眼压的行为。维持大便通畅,多食用高纤维食物,防止便秘的发生。注意眼部护理的无菌性操作。(7)出院指导。病人出院后注意防止情绪过度激动,预防疲劳,维持生活饮食规律性,不可以久坐在暗室内,防止眼压过度升高的体位和有关性活动。遵照医嘱按期复查和定时服药。

    1.3 察看指标

    1.3.1 察看两组原发性青光眼病人护理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状况。

    1.3.2 察看两组原发性青光眼病人护理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状况 病人维持仰卧位,通过彩色超声系统让声束和眼眶后的视神经孔对准,测定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最高速度状况,对血流受阻指数进行计算。

    1.3.3 察看两组原发性青光眼病人护理前后认知评分状况 认知评分使用我院自行设计认知评分表,主要包含青光眼常识、遵医嘱服药、生活方法和习惯状况进行评价,每项评分范围0~25分,分数越高病人认知水平越高[11-12]。

    1.3.4 察看两组原发性青光眼病人护理前后生活水平评分状况 生活水平评分主要对青光眼病人临床症状和视力、身体功能、社??活动、精神健康状况进行评分,每项评分范围0~25分,分数越高病人生活水平越高[13-14]。

    1.4 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剖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比较

    组内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视力水平均高于护理前,眼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 < 0.05)。组间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病人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后病人眼压水平低于常规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比较

    护理前,两组病人舒张期血流速峰值、缩短期血流速峰值、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病人护理后舒张期血流速峰值、缩短期血流速峰值均高于护理前,阻力指数低于护理前(P < 0.05);且临床护理路径组舒张期血流速峰值、收缩期血流速峰值均高于常规组,阻力指数低于常规组(P < 0.05)。见表2。

    2.3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认知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病人青光眼常识、遵医嘱服药、生活方法和习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病人护理后青光眼常识、遵医嘱服药、生活方法和习惯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临床护理路径组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3。

    2.4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生活水平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和视力、身体功能、社会活动、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病人护理后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临床护理路径组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4。 3 讨论

    青光眼是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线缺损作为一同特点的疾病,也是现在全世界导致视力丧失的第二大病因[15-16]。原发性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发生率达到1%~2%,现在国内患病率达到0.52%,现在国内有676万原发性青光眼病人[17-18]。青光眼一旦出现,需要终生进行治疗和监测,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重压,影响了病人生活水平[19-20]。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的要紧内容之一,其总体来讲是医务工作者对于特定的诊断、临床治疗进行的一项最为适合的、有条不紊的诊疗护理计划,促进病人获得最好的诊疗护理,减少了医疗资源非必须的浪费。

    通过比较结果表明,护理后常规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病人视力水平、舒张期血流速峰值、缩短期血流速峰值、青光眼常识、遵医嘱服药、生活方法和习惯评分、临床症状和视力、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眼压水平、阻力指数均低于护理前,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后病人舒张期血流速峰值、缩短期血流速峰值、青光眼常识、遵医嘱服药、生活方法和习惯评分、临床症状和视力、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后病人眼压水平、阻力指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更好地规范医护人员的活动,协调患者和护理人员有效的配合,规范医疗行为,护理工作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减少临床诊疗和护理的随意性,协调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之间的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降低患者无效的住院时间和费用。临床护理路径针对患者原发性青光眼临床特点,制订一套完整的护理计划,在护理计划中融合了日常照顾、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多项内容。按照患者住院时间作为顺序,逐步的开展护理计划,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提高了临床护理效率和效果。针对患者而言,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使患者了解整个护理流程,每天进行的护理操作,减少了患者由于缺乏疾病认知造成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了就医的盲目性,促使患者更加主动地配合临床医护工作,利于患者眼压的降低,视力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患者对于原发性青光眼的了解,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摒弃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了患者的健康教育,根据青光眼患者临床特点逐步开展,分层次、分重点进行多样化的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中应用,可以改变病人视力,减少眼压,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提升病人认知和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