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下册期中训练历史试题

点击数:624 | 发布时间:2025-02-10 | 来源:www.aep9.com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紧组成部分。回答12、13题。
    12.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步有深远影响。下列倡导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老吾老与人之老,幼吾幼与人之幼”
    ④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开创者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备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D.说明理学思想有益于稳定统治秩序
    中国古时候具备发达的手工业,对于国计民生有要紧的影响。回答14、15题。
    14.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升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以下关于中国古时候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
    B.两宋将来民营手工业进步地位日益提升
    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达成了市场化
    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进步
    近代以来,一些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民主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16、17题。
    16.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偷窃国者耳。国哪个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倡导“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
    A.中体西用的看法 B.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C.还政于民的倡导D.废除君主制的需要
    17.右图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图案是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肖像的左边,辅以孙中山亲笔题词墨迹:“世界时尚,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下关于孙中山一生奋斗的营业额,叙述正确的是
    A.为*清王朝的统治,领导、发动武昌起义
    B.为预防袁世凯*,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C.为推进民主革命进步,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了北伐战争
    18.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量内迁,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军阀割据混战 B.国民党发动内战
    C.日本全方位侵华 D.国家的进步策略
    19.改革开放进步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
    A.创建经济特区进步外向型经济 B.打造、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20.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以下对于他的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为雅典的民主规范进行了辩护 B.《国家篇》启示了近代民主思想
    C.觉得定义世界优先于现实世界 C.开创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传统
    英国的民主政治的形成和进步经过了反复斗争和不断健全的过程。回答21、22题。
    21.英国的政治家皮特说:“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可以进!”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对抗中央王权 B.每人生而平等 C.保护私有财产D. 反对君主专制 22.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它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遭到社会各界的常见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贵族的权威
    23.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写作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列出了以下参考资料: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③《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
    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 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进步 D.地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37.国家规范作为政治上层建筑,既受制约于肯定时期的社会经济,也遭到思想理论探索的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常识回答问题。
    顾炎武觉得,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大弊病即在于“尽天下所有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差别不大,“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依据材料和所学常识剖析,先秦时期宗法分封制与秦统一后君主专制的不同。顾炎武探讨这一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不同:先秦时期,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君主没绝对的专制权力。秦统一后,皇帝独揽全国的所有权力。
    背景:产品经济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意义:早期启蒙思想兴起,为将来反专制斗争起了推进用途。 在西欧北美近代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是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遭到了社会经济进步的深刻影响。
    依据所学常识,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经济进步 政治规范演进
    17世纪
    和18世纪
    西欧北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法兴起,工场手工业如火如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
    英国实行议会改革,法国民主共和制确立,德国打造君主立宪制 17世纪和18世纪的政治演进:英国首创君主立宪制,美国打造起近代的民主共和规范,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渐渐形成,政党政治开始出现。
    19世纪的社会经济进步: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展开和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进步壮大。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规范。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达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简要剖析这类官员为何要探索西方政治规范?上述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准确的反映了西方的议会规范?说明理由。
    缘由:中国遭到西方列强冲击,面临紧急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张荫桓的说法正确。
    理由:郑观应觉得君主学会高决策权。张荫桓认识到国家高权力学会在由民选产生的议会手中。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规范进行了理论探索,对打造新中国有要紧影响。
    依据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的史实,简要说明中共为打造“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政府”所进行的政治上的努力。
    《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的政治规范。(2分)1948年,中共号召各民主党派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2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筹办新中国。(2分) 39. 1915年巴拿马世界展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因此对于巴拿马世博会给予了高度看重。在这次世博会上,中国展品所获奖项计1211枚,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届展会也成为对中国影响大的xx届展会。中国获奖商品主要分布在传统手工业和农业等范围,如茅台酒、张裕葡萄酒等商品获得金奖。近代工业商品,则少有奖项。
    在这届世界展会上,中国的获奖状况怎么样?依据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进步情况剖析形成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8分)
    获奖不少,但限于农商品和传统工业商品。缘由:中华民国政府重视进步实业。民族工业有较快的进步,但以轻工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中国的经济仍然以农耕经济为主。 40.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由于不会科学进步、不实行科学进步而导致失误的先例,值得大家深思和借鉴。斯大林当政时期,苏联经济虽然获得了飞速发展,飞速达成了工业化。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违背了科学进步的原则,致使无穷的后患。
    结合史实剖析,“斯大林模式”怎么样不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和平稳发展?
    片面进步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缓慢;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12.A 13.C 14.B 15.B 16.D 17.C 18.C 19.A 20.D 21.C
    22.B 23.B
    37.(1)不同:先秦时期,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君主没绝对的专制权力。秦统一后,皇帝独揽全国的所有权力。
    背景:产品经济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意义:早期启蒙思想兴起,为将来反专制斗争起了推进用途。 (2)17世纪和18世纪的政治演进:英国首创君主立宪制,美国打造起近代的民主共和规范,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渐渐形成,政党政治开始出现。
    19世纪的社会经济进步: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展开和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进步壮大。缘由:中国遭到西方列强冲击,面临紧急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张荫桓的说法正确。
    理由:郑观应觉得君主学会高决策权。张荫桓认识到国家高权力学会在由民选产生的议会手中。 《双十协定》(重庆谈判亦可)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一点1分,共2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的政治规范。(一点1分,共2分)1948年,中共号召各民主党派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2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筹办新中国(答通过《一同纲领》亦可)。(一点1分,共2分) 39.获奖不少,但限于农商品和传统工业商品。缘由:中华民国政府重视进步实业。民族工业有较快的进步,但以轻工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中国的经济仍然以农耕经济为主。 40.片面进步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缓慢;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