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税工程”年代的虚开发票行为及防范对策

点击数:594 | 发布时间:2025-06-02 | 来源:www.yomsj.com

    内容提要:推行“金税工程”,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税收征管的重大举措。本文对国内的金税工程背景、近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论述了目前虚开发票所拥有的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手段。

    关键字:金税工程、虚开发票、防范手段

    虚开、代开、伪造增值税发票过去一度成为犯罪分子偷逃国家税款、进行经济犯罪的要紧方法,自从国家推行以高科技方法加大增值税发票管理为主要目的的“金税工程”以来,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管能力大大加大,犯罪分子作案周期愈加短,但方法愈加高明、愈加隐蔽,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发票案件就是代开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可以抵扣增值税税款的“四小票”。如:南京国税查处骗购虚开增值税发票大案、河南许昌道路货运发票案等,这一现象表明,在金税工程全方位开通的年代,虚开、代开发票的犯罪行为也进入了方法愈加隐蔽范围也愈加广泛的新时期。因此在金税工程日趋健全的今天、在有的区域、某些行业和范围偷逃骗税依旧存在,偷税与反偷税、骗税与反骗税是税务系统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1、“金税工程”是现代化的预防虚开发票的重大举措
    (一)、“金税工程”推行背景及意义
    1994年国内开始推行的增值税规范,实行“环环征、环环抵扣”的原则,凭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农业商品回收凭证、运费普通发票等)抵扣税款,防止了重复征税,促进了企业的进步。同时,因为增值税专用发票既是购销凭证,也可作为抵扣税款凭证,这种双重性体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要程度。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采取虚开、代开、伪造专用发票等方法进行经济犯罪,虚开发票行为成风,导致国家税款的很多流失。为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利益,国家税务部门开始从管理抓起,研究增值税的监管问题。根据“科技加管理”的思路,加快税务部门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建设了增值税监管体系——“金税工程”。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金税工程是增值税管理的生命线,是预防虚开发票行为的杀手锏。(二)、金税工程构成及与防伪税控的关系。金税工程包含由一个主干网即覆盖总局、省、地、县四级的计算机互联网和四个子系统即伪税控开票子系统、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增值税计算机稽核子系统和发票协查子系统。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是金税工程的要紧组成部分,它是借助数字密码和电子储存技术,强化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功能,达成对一般纳税人税源监控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它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其中税务部门安装用的五个:(1)税务发行子系统,(2)企业发行子系统,(3)发票发售子系统,(4)报税子系统,(5)认证子系统;企业安装用的:防伪开票子系统。在金税工程的四个子系统中,开票子系统与认证子系统是防伪税控系统的范畴,且开票子系统与认证子系统的运行是金税工程稽核子系统与协查子系统运行的基础。(三)、借助金税工程防伪的税控系统,可有效的预防虚开发票的行为防伪税控系统运用IC卡技术与税控黑匣子功能的结合,将企业开具的每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关数据编译成电子密码,经过税务机关的认证核实,可以有效预防企业采取大头小尾、“阴阳”票等手法搞偷税的活动;因为企业开具的发票数据逐票存储于黑匣子中,通过企业按期抄税和报税(如不按期抄报税,系统将自动锁死开票功能),有效预防企业的虚开、代开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税务机关也能准时学会企业主要销售状况,从而达到“发票防伪”及“税款监控”的目的。但,任何高科技的防控方法,也会出现漏洞,国内的金税工程同样在预防虚开发票的管理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软件设计存在缺点 。 现有些金税工程每个应用系统是在不同时期、由不一样的研制单位组织开发、拼接而成,所依据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规范不尽统一,从而致使了应用软件在设计和功能上存在着如下缺点:( 1)、操作平台总体落后。(2)、系统安全性偏低。(3)、软件功能存在缺点。(4)、系统配套的专用设施设计不合理。
    2、监控范围总体偏窄 。 现在,金税工程的监控视角仍非常有限,在一定量上削弱了其整体效力的发挥。 第一,监控内容缺损。目前金税工程监管的发票类型单一,仅仅管住了防伪税控电脑版专用发票,很多的与增值税计征缴纳紧密有关的普通发票(如运输发票、回收发票等)商事凭证仍然游离于监控范围以外。
    3、监控对象不全。国内现有增值税纳税人900余万户,在防伪税控系统尚未完全推开的状况下,仅有部分一般纳税人纳入了金税工程管理,绝大部分的增值税纳税人仍是金税工程的监控盲区。基于此种理念,大家决不可以就由于有“金税工程”现代化的管理,就能万事无忧,而是应该愈加深刻认识和杜绝在“金税工程”出现漏洞时的虚开发票行为。那样,在金税工程年代,虚开发票行为又有那些表现哪?这是大家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2、“金税工程”年代下的虚开发票行为
    (一)、虚开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
    金税工程全方位开通后,有效防范了大要案的发生。金税工程对于遏制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活动,强化增值税税源监控,捍卫税制改革成就,保障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发挥了要紧有哪些用途。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犯罪行为基本上得到遏制,假票等以前容易见到的方法也基本上被杜绝。但马克思说过“一旦有适合的价值,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价值,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价值,它就敢践踏所有人间法律;有300%的价值,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这段话用到这种犯罪分子身上,是一点都不会错的。受利益的驱使,犯罪分子不断变换手法,虚开发票犯罪呈现出以下新特征。
    1、以虚拟身份设立假企业套取增值税发票。借助假身份证或骗取别人身份证在同一地址或多个地址重复注册多家小型商贸公司。这种企业的注册资金一般在100万元以下,企业的注册登记手续都是委托中介公司或招聘的会计代为办理,“法人”总是以各种托词不愿与税务职员见面,等发票套取到手后,企业主要职员更是不见踪影。
    2、真票无货物虚开。所谓真票无货物虚开,是相对于有真实货物买卖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言。这种企业在货物销售的过程中,既有需开具专用发票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有小规模纳税人和直接买家,这部分购货者一般无需(或不索取)发票,如此就形成了未开具发票的销售额。在利益的驱使下,销售方就将未开具发票的销售额部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购货方,购货方获得专用发票后就能多抵扣进项税额,偷逃国家税收。而销售方既能够收买顾客,又可以按虚开金额收取肯定比率的手续费。因为未开票销售额和开具专用发票销售额部分,产品同名,价格相近,会计账上总数目相等,总金额相符,产品明细账进销平衡,而企业总销售额不会增加,纳税额也不会增加,不会出现账面上的漏洞,具备非常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3、制造经营假象,托词为“很多使用现金买卖”。这种企业为逃避税务机关对“货、票、款”走向一致检查而常见的办法。企业借助国内对很多现金买卖管理上的漏洞,以货款收购安全、快捷为借口,不通过银行转帐,以逃避税务机关对企业资金流向的监控。这种公司没存货,没银行结算,实质没经营。有些公司私刻、伪造银行印章和票据等,制造不真实的货物销售,隐瞒虚开行为。
    4、短期调增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这类企业具备无不动产,租用中低档的商住楼或住宅作为经营或办公地址,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同等特征,大多借助当地招聘的代账会计和办税职员负责购票、做账、报税,通过制造经营假象借口销售红火,需要调增专用发票用量。在初次骗得专用发票后,疯狂虚开牟利。一般作案时间较短,一般在税务机关没来得及对其采取手段之前就携票走逃,因此有非常大的隐蔽性和反查处能力。
    5、假凭证抵扣。为防止交税,犯罪嫌疑人制造不真实拿货,用“四小票”,特别是用假海关完税凭证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形成零、负申报。假海关凭证多为仿冒深圳、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海关完税凭证。个别户即便纳税,金额也非常小,税负率在0.05%左右。
    6、团伙作案。犯罪嫌疑人大都3至5人一同作案,团伙职员都是同一个地方、甚至一个村子的人,相互之间分工明确、互通信息,事先做好若干约定,一人被抓,别的人则闻风而逃。
    7、满限额虚开。这种公司对骗得的专用发票进行满限额虚开,以“99XXX”元连号开出,兜售给需要抵扣的厂家。虚开的月销售额有时非常大,总是是注册资金的数倍以上。
    9、行业转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原来以商贸企业为主,目前有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趋势。2002年以前,因为商贸企业注册简单,经营灵活,场地可变,所以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大多数发生在商贸范围,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督办查处的113家虚开增值税发票企业,就有102家是商贸企业,金税工程在全国开通后,国家税务总局加强了商贸企业增值税的稽核管理力度。不法分子在商贸企业范围虚开发票的空间愈加小,开始把犯罪目光转移到其他行业,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督办的虚开增值税案件中,商贸企业所占比率已经降低到28%。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