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网银的比较剖析

点击数:186 | 发布时间:2025-07-19 | 来源:www.xaikm.com

    1、引言

    网银(Network-Bank)是金融机构借助Internt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开设的虚拟银行,其实质是一种电商活动。网银的业务特征是顾客只须拥有账号和密码便能在世界各地通过Internt互联网进入网银处置银行业务。网银有其自己的优势:
    1.能很大地减少营业服务本钱,银行收益空间大,有资料显示,网银进行一笔交易平台需本钱成本是传统银行买卖成本的1%;2.网银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限制,通常来讲,只须有互联网,任何顾客在全球任何地址、任何时间都可以办理银行业务,这就是大家所说的3A服务;3.节省顾客和银行的人力资源,顾客在网上运作银行业务只须"点击"即可。世界上第一个网银诞生在美国--美国安全第一网银(SFNB),之后世界各地网银如雨后春笋遍布全球。美国是网银进步最快的国家,现在网银业务占总业务量的50%。韩国的网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进步较快,网银业务也占总业务的50%。中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互联网业务量还比较低,这也表明中国网银业务的需要空间还非常大,进步前景极为广阔。

    2、中韩两国网银的进步

    (一)中国网银的进步近况

    网银在世界上飞速崛起的年代,中国的网银出现了。
    1996年招商银行率先在中国推出网银业务,并通过个人金融服务柜台、ATM 和顾客的全国联网初步构成了中国网银的经营管理模式。
    1998年3月,中国银行网银服务管理软件成功办理了第一笔国际网络间的电子买卖,从而拉开中国网银买卖的序幕。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都加入了网银的角逐队伍。上世纪末,中国多次举办关于网银建设的研讨会议,探讨有关中国进步网银配套体制和中国网银进步策略等问题,研讨合适中国国情的网银进步模式。
    2000年6月,多家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这标志着中国电商已经进入了银行安全支付阶段,是中国电子商业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到2003年底,中国网银关联账户的日均存款余额已超越400亿元人民币,买卖总额超越2000亿元人民币。建设银行进步电子银行业务顾客326万户,买卖量达5亿多笔,买卖额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因为招商银行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起步较早,且进步较快,到2004年底招商银行的在线交易量超越1万亿,网上公司顾客已经超越了两万户。据艾瑞市场咨询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全国在线支付总金额达70万亿元,2006年中国网银的买卖达到93.4万亿元,其中个人网银买卖为4.1万亿,企业网银为89.3万亿元。

    中国网银历程了8年进步经历,除现金买卖外,大多数柜台业务都可以在网上达成,包含在线查询、转账、对外支付、网上代付业务、网上保险、网上证券、基金、国债、集团公司服务业务等等。网银的业务也已经从刚开始的"以互联网达成"进步到了追求革新、特点服务的第二个阶段。网银自己的服务本钱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很多节省人力资源的优势不只推进了国民经济进步,也给广大银行顾客带来很大的便捷。

    伴随中国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互联网已经走进广大政府机关、学校和家庭,为中国网银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中国入世后,万事皆向国际化靠拢的定义深入人心,加上此时的中国几家大银行的网银业务也已具规模,并且日益健全,使得不少国民开始接近和同意网银这种银行买卖方法,从而使得中国国内网银的很多潜在顾客飞速转变成为网银的真的顾客,但这主要集中在一些科学力量雄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一些边远或落后的地区没或极少有互联网上银行。中国网银的服务地区、服务对象及清算金额都遭到肯定的制约、业务量规模不大,与银行传统顾客数目和覆盖面相比还是看上去非常低。

    (二)韩国网银进步近况

    韩国是1999年开始进步网银业务的,当年只有12万用户。然而网银在韩国进步十分迅猛,2000年6月用户数目猛涨到123万,国内20家银行中有18家开办了网银业务,同时网银买卖额也稳步上升,业务往来计250笔,累计金额达182万亿韩元。
    2000年底网银客户数达到407万,将来客户数逐年递增,2001年底网银客户数达到1131万,2003年底网银客户数达到1771万,2004年底网银客户数达到2275万,2005年底网银客户数达到2673万,2006年底网银客户数达到3591万。网银用户占总人口的比率约为90%。韩国银行业有关职员表示,网银走俏韩国有两大缘由。一是网银的服务费比传统窗口低80%至85%,给客户提供了便捷和便宜;二是提供网银服务的本钱都不及窗口服务本钱的10%。

    韩国银行网上业务的进步从大体上可分为金融途径和商务收益两个阶段。在网银出现的初期,网银只作为传统银行的一个分行形式存在。CD/ATM、电话银行均是网银所包括的范畴之内。韩国早期电子金融媒体和其他网银都只不过为顾客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服务方法。伴随互联网技术日益健全,并且在银行业经济节流的策略目的引导下,网银迅速买卖代替了以往其它种类的电子金融途径。另外,从商业收益角度来看,网银是随着着电子金融在飞速发展后出现的新型业务,其收益可以被看作是创造的过程,网银收益的优势就会伴随其继续进步显而易见。

    韩国的网银相当发达,九成以上网络用户都在借助网银,其借助率在亚太区域占第一,网银用户占总人口的比率仅次于瑞典和挪威,位居世界第三位。目前,在韩国借助互联网进行的金融服务迅猛涨长,网银已经超越传统的柜台式服务,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金融服务途径。据韩国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韩国7家全国性银行网银业务处置量超越总业务量的40%,约为营业点窗口办理业务量2倍。截至2006年底,韩国7家全国性银行网银处置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41.5%,同比增长4.8%。而通过各营业点窗口办理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重则从2005年的24.7%降到22.7%。另外,韩国19家主要金融机构的网银注册顾客已达到3591万人,同比增长34.3%。现阶段在韩国网银业务与网上股票买卖和政府网上采购已经成为电商三大“闪光点”。

    3、中韩网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中国网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中国近年互联网进步速度快,但进步不均衡,有的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和网路技术应用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上网用户人口比重来看远远低于美国和发达国家,大多数区域计算机普及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比较落后,上网用户主要集中在省会中心城市,这就形成了进步网银巨大障碍之一。第二,在线交易安全手段有待于健全。网银存在安全隐患,公众在线交易信心不足也是妨碍网银进步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本质上保证商业买卖的安全性,以保证信息传递者和同意者的确认,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未经篡改,保护用户隐私权等。只有打造健全的安全保障规范,确保信息的真实性、靠谱性和保密性,大家才能充分信赖网银,才能放心同意网银的服务。第三。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低。中国企业信息化速度进展较慢,这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网银业务的拓展,有资料介绍在中国基本达成电商的企业不多,只有大约百分之几的企业拥有预定的现代化信息方法。

    通过以上剖析表明,中国网银的进步还面临着很多困境及问题,需要以策略眼光看待进步。第一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常见比较落后的历史背景下,确立传统银行与网银并行作为长期进步的策略,推行在线服务与传统服务联动,以网银业务带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进步。第二,健全并统一网银的安全认证体系,使互联网买卖标准性、安全性更有保障,还要借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安全技术的科学进步,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增强计算机设施、互联网设施及信息通信每个环节的安全性。第三,提升网银的科学进步水平,培养高科技金融人才是能否加速网银进步速度的要紧原因。

    (二) 韩国网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韩国网银的第一个问题是系统结构存在局限性。韩国的每家银行都在构建和增设网银系统方面投资了数百亿的资金,但因为硬件设施还是不齐全,系统不可以容纳很多的信息,这导致系统运营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网银服务随时都会出现问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普及是网银进步的第二个问题,信息和常识水平是数字化经济竞争优势的核心,它取决于网银用户的电脑用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近年来,在韩国虽然电子买卖、远程办公、电视购物等业务飞速普及到平时生活当中,但用户中大多数还限于学生和年轻的公司员工,因为信息产业技术开发速度相对较快,网银系统开发者和用户的适应速度相对缓慢,网银的用户和潜在用户的信息借助能力有限。所以,为了推进网银进步,信息技术应用需要得到普及,飞速提升用户的常识水平和信息借助能力。同中国一样网银买卖的安全问题是网银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互联网黑客和电脑病毒的日益增加,因为互联网技术还处于新型产业,互联网安全手段仍不够健全,使得网银系统的安全性看上去比较薄弱。对此,国家的认证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手段,认证机构赋予用户一个特有些密码,以加大安全性。但,密码和ID无论什么渠道,一旦向外泄漏,就大概发生账号失窃,资金损失等状况。

    通过中韩两国网银比较剖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网银用户觉得互联网安全和信誉第一比节省成本和便利性更要紧。在线交易的安全性和信息技术应用普及是中韩网银进步中面临的一同性问题。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加大网银安全系统控制和科学管理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从上网用户人口比重来看中国远远低于美国和发达国家,大多数区域计算机普及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比较落后是妨碍网银进步和常见用的最大障碍,现阶段还要推行传统银行与网银并行作为长期进步的策略,推行在线服务与传统服务联动,以网银业务带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进步。韩国的网银相当发达,九成以上网络用户都在借助网银,网银需要大容量、稳定性强操作系统,韩国网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系统结构存在局限性。无论在中国还是在韩国,网银均处于成长时期,网银是中韩两国致力于进步互联网经济必须具备的条件,围绕互联网经济这个主题,中韩两国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