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三十四年以来,受益于改革开放等基本国策,浙江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增长成就全国瞩目。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万USD大关,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比三十年前增长了一百多倍。民营经济如火如荼,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在经济增长飞速的背后依旧有不少问题值得大家深思。过去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主要源自庞大的人口和对资源的过度消耗,随着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经济增长方法的转型升级的必要,浙江经济也面临着下行的巨大重压。劳动力资源随着着人口老龄化开始降低,不少人觉得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成就归功于人口红利下充沛的劳动力供给。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婴儿潮和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等历史缘由,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国内正在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表现为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减少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大的现象。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老年人口的迅猛涨长会给经济的可持续进步带来下行的重压。
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源于储蓄上升、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处于年轻人期的劳动人口数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人力资本。劳动力供给是指在肯定的市场薪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想并且可以提供的劳动时间,它的数目是由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人口数目两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劳动参与率指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劳动参与率的提升将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反之劳动参与率的减少将使劳动力供给降低。数据表明,超越50岁的劳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从资本形成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干扰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和储蓄分配的比率,影响资本形成,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会拉低人均储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从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储蓄率是影响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原因。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在二战将来达成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储蓄率。
2、浙江人口年龄结构的统计描述
201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498万人,比上年增长0.38%。全年自然增长人口25.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56‰,其中出生率为10.01‰,死亡率为5.45‰。
18岁以下人口数目占总人口数目的16.62%,十八岁到35岁人口数目占总人口数目的22.99%,35岁到60岁人口数目占总人口数目的41.71,60岁以上人口数目占总人口数目的18.68%。
随着着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大,使老龄化不断加速进步的一个要紧原因是少子化,这也是我省人口结构的另一个要紧特点。少子化是指因为出生率降低而导致的0―14岁低年龄人口比率不断降低的现象。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是导致少子化的重要原因,其次,大家生育观念的改变、生活步伐的加快、生活重压增大等客观缘由也使大家的生育意愿减少。因为低生育率的影响,全省2003年至2013年少年抚养比处于缓慢降低的状况,从2003年到2009年飞速减少后,2009年到2013年间处于平稳的过程,在2013年达到最低点。
2003年到2013年间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降低的过程,2013年比2003年减少了4.01个百分点。
2003年少年抚养比为0.3136,2008年少年抚养比为0.2660,2013年少年儿童抚养比达到最小值为0.2569。
从2003年到2013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状况。
2003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60%,2013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68%,比2003年增加了5.08个百分点。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03年到2007年一直缓慢增长,2003年为65.78%,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为66.72%,比2003年增加了0.94个百分点,在2007年到2013年间处于缓慢降低的过程,在2013年达到最低值64.70%,比2007年降低了2.02个百分点。因为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上升,所以老年抚养比也随之一直上升。
2003年老年抚养比为0.2067,在2008年上升为0.2345,在2013年老年抚养比达到最大值为0.2887。
3、世代交替理论
世代交替理论是在完全角逐的条件下,舍弃了无限生命假设,转而假设经济中不断有新家庭出现。在这种经济模型中,消费与储蓄由世代交替的家庭决定,是家庭的无限时决策。企业雇佣家庭的劳动力,租用家庭的资本,来生产家庭消费的商品。假设把人的生命周期分成一百年,20岁前是少年,20岁到60岁前是青壮年,过了60岁到一百岁为老年。处于少年时期的人既没资本,又不可以向社会提供劳动力,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阶段,需要爸爸妈妈养育。因此,经济人的生命只有两个周期:青壮年和老年。在世代交替理论里,“人”指的是“经济人”。年轻人时期和老年时期的时间长短是一样的,都是四十年。
Y代表浙江国民生产总值,N代表浙江人口总数,K代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p代表十八岁以下少年和60岁以上老年占总人口的比重,u代表随机误差项或者随机干扰项。用EVIEWS对人口总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和p值进行单位根检验,显示一阶差分后平稳。
用EVIEWS对浙江2003年至201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经济生产总值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现负有关,具体表现为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减少百分之一,经济增长百分之3.443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值大于临界值,所以人口老龄化原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不为零。
5、小结
数据表明浙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现愈加大的趋势,人口老龄化不利于经济的增长。目前浙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艰难过程中,便宜劳动力原先是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不复存在。为了应付人口红利的渐渐消失,应该从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和鼓励科技革新创造等多方面提升劳动力的水平从而提升劳动力的水平和素质。其次,也要积极进步老龄化产业,譬如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产业和消费产业,也可以延迟老年人退休年龄来增加劳动力供给。(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