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5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区劳动力市场互动机制研究”(XJK012BGD031)的研究成就之一。
[作者介绍]张彩霞(1974―),女,新疆奇台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肖望喜(1974―),男,湖南衡阳人,博士,华中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2014年教育部大刀阔斧地对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解决国内日益突出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目前国内开放型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对优质的经贸类专业人才需要迫切,对外贸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市场需要不断增加。这一方面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进步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要。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为了适应地区经济进步及开放型经济的需要,其改革的方向势必转向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现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中心问题是课程改革。一般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之一。作为人才培养的办法,实验教学有着课堂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要紧用途。但现在二本学校课程结构不合理,实验课比率较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办法单一,致使外贸应用型人才稀缺,没办法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对二本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1、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性质和意义
实验教学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实务型、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是地方性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定位,其同研究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目的、培养策略和培养渠道等方面应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地方二本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国内对外贸易进步的国际贸易人才需要,特别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进步的外贸人才。
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同时也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紧方法,但因为目前学生到外贸企业参加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时间短,且不少企业也不愿接收专业实习,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就特别要紧。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实验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要紧有哪些用途。
2、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近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建设硬件投入增加,实质借助率较低
伴随国内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与对实验教学的不断看重,地方二本院校在实验设施的投入逐年增加,实验室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变。每年地方二本院校对于实验室投入都不同程度地在增长,这给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契机。除实验室的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加,地方二本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对于实验室的软件投入也在不断增长,市场针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各类国际贸易软件也不断运用而生。尽管实验硬件及软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借助效率却非常低,其根本是什么原因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缺少。
(二)师资结构不可以适应教学需要
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紧渠道,但对教师需要较高。因为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教师是主体,这需要教师不只要拥有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常识,更需要教师拥有肯定的国际贸易范围内实践经验。现在地方二本院校国际贸易教师招聘更倾向于高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重视教师学历和学位层次的提升,忽略了教师实践能力,这致使地方二本院校高校教师缺少实践经验。长期从事科研的博士尽管理论常识很扎实,但没办法适应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而经济社会进步及市场人才需要变化则对国贸专业实验教师实践经验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
现在地方二本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与研究型大学没太大的差别,基本都是以理论课为主。理论课在整个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数目较多,课时量占据了绝大多数,虽然有实验课程,但在总课时中所占比率较低,这种课程结构很大束缚了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加之不少地方二本院校实验课的实质开设率低,实验室没发挥其基本用途。
其次,地方二本院校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大多使用了单纯的演练式、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依旧是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并且现有些实验教学模式缺少明确的目的,这类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没办法适应市场人才需要的变化。
3、改进方向及手段
(一)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制定完整的实验教学计划
依据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内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第一应调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增加实验课的课时。虽然有的学校开始看重实验课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程度,但落实还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可以突出实践课地位,也不可以落实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环节中。另外,要达成实验课在课程设置中有哪些用途,还需要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特征,制定完整、具备可操作性的实验教学计划。在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程中,开设不同实验课种类,并整理各类实验课程,形成实验课程体系,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 (二)加强投入,改变教学条件
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设施一方面要满足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上机人数,其次实验室设施及投入也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水平提升。国际贸易专业的实验室设施主要包含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备。在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上,因为计算机技术更新非常快,应准时更换和配置适合的硬件设施,包含计算机、服务器、多媒体投影等设施。在软件设施配备方面,实验室为打造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环境所需购置安装的各类软件较多,如国际贸易实务系统、国际信贷实验教学软件、保险实务模拟软件,与硬件相比实验室软件的水平对于国贸人才培养发挥用途更为要紧,需愈加重视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软件的水平。
(三)加快实验指导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需要拥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效能,因此实验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中心问题是师资建设。第一,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应尽可能引进具备外贸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可灵活选择用人方法,专职或兼职。第二,在师资培育方面,学校应提供各种机会加强对实验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投入。通过参加
各种培训、交流研讨活动提高现有师资的实验教学水平。同时也可聘请实践资深的高水平人才来校现场讲课,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最后,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勉励力度,打造勉励机制,制定有关勉励手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实验教学的主动性。
(四)探索革新性实验教学办法
为了适应培养革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加大学生革新思维、革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革新性实验教学的办法,第一就要改变单纯的演练式、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引入情景教学。比如运用外贸仿真模拟实验教学,设置场景教学,不同业务角色由不同学生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质业务操作能力,也很大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改封闭式教学模式为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摆脱课堂教学的束缚,为学生拓展自主式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最后,加大师生互动,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结合起来,通过互动,传授给学生一些实质操作的经验。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形成好的学习环境,这可以非常不错地改变以往教学单调、填鸭式的教学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