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点击数:604 | 发布时间:2025-01-20 | 来源:www.lrhost.com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面对不一样的机会与挑战,不断调整国际贸易进步政策,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继国内加入WTO后,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国际贸易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复杂,相互之间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剖析和研究国内国际贸易与国内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有其要紧的现实意义。

    1、中国国际贸易近况剖析

    在世界贸易迅猛进步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增长速度快于世界贸易增长的平均水平,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的份额渐渐提升。200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占全球总额的6.1%,货物贸易出口额占全球总额的7.3%,均大幅超越位居第四的日本,跃居世界第三。2009年至2011年,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在世界货物进口和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7%和11.13%;201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了10.32%和11.74%。

    伴随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提升。199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0%,在1995年上升到40%,2011年则达到了50.1%,2013年外贸依存度虽然出现回落,但仍高达46%。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贸易进步迅猛,外需拉动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要紧动力。近十年来,中海外贸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每年平均超越2个百分点。可以预计的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经济不断进步,将来二三十年中国国民经济的进步会更不能离开国际市场,不能离开国际贸易的带动。

    2、中国产业结构近况剖析

    产业结构,即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主如果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构成与产业间的联系和构成比率。中国的产业结构分配不太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农工商进步不均衡,基础产业实力较为薄弱,重工业进步不协调,服务业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为了适应经济进步,中国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进步方法,看重第三产业进步。现在,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明显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小范围的波动,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有大幅度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目前已经代替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整个产业结构呈现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趋势。

    虽然中国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维持好的态势,但在产业机构调整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与不足制约着整个产业的进步与经济实力的增强。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率过大,内部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生产效益低下,优质商品率较低,具备较强竞争优势行业较少且对第一产业贡献较小。第二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缺少自主革新的企业精神,生产效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不健全制约了经济的进步。第三产业进步迟缓,落后于发达国家,缺少核心竞争优势。进步较快的传统服务业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现代服务业则没充分进步,这对第三产业将来进步极为不利。

    3、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剖析

    产业结构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产业结构的水平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水平。国际贸易是打造在本国比较优势基础上进行的,进行贸易的商品要受国内供给结构、要点禀赋、技术水平等产业结构有关原因的制约。

    国际贸易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国际利益比较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合理化。中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会通过贸易中利益比较机制,自发性地调节产业结构,使其向着有益于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模式演变,比如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效益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产业结构就会自发地将劳动密集型向资本货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国际贸易中相对本钱较低的专业化生产会具备竞争优势,较低的本钱会利于国内的生产资源集中到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贸易通过国际利益比较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在调整过程中,国际贸易中的进口与出口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出口变动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动、促进产业的研发新技术和与世界贸易市场适应的能力;进口则给国内商品带来冲击,行业内会对生产资源重新分配,刺激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断前进,同时淘汰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在商品进入国内时,相应经验也会随之而来,这将为有关企业的成长提供好的环境,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