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千差万别,但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四大流派:以基本面为剖析工具的绝对价值派;探寻套利机会的相对价值投资派;以随机漫步理论、市场有效理论为基础的指数投资派;以道氏理论为基础的技术投资派。各流派在理论依据和估值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异,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受看重的程度不同,从而一同构成了国际证券市场投资理念体系。各种投资理念的优劣,一直遭到投资界和学术界的研究。
1、技术剖析介绍与文献综述
技术剖析最早出现于日本的米市,当时出现的剖析办法是目前K线理论的基础。K线理论虽然出现得非常早,但没提高为一个系统的理论,只能觉得是技术剖析的早期萌芽。对当今技术剖析办法影响最大的是查理斯?道,他对市场的基本看法和认识经过自己和别的人的总结形成了道氏理论。该理论出目前1890年前后,并被觉得是技术剖析的开山鼻祖。
技术剖析的三大假设是:市场行为包括所有,价格向趋势移动并维持趋势,历史会不断重演。技术剖析理论觉得证券的价格是资金和投资信念支撑起来的,与其绝对价值无关,引起证券的实质供需量及其背后起引导用途的种种原因,包含市场上投资者对将来的期望、担忧、恐惧等等,都集中反映在证券的价格和买卖量上。因而投资者可以通过对证券的市场行为所做的剖析,察看剖析证券市场中过去和目前的具体表现,应用有关逻辑、统计等办法,概括出在过去的历史中所出现的典型市场行为特征,得到一些市场行为的固定模式,并借助这类模式预测证券市场将来的变化。
技术剖析仅仅考虑市场行为,重视结果但不讲究剖析办法的因果关系和严格的科学逻辑;再加上“价格的可预测性”这一技术剖析的基本理念,与新古典金融理论两大基石之一的有效市场假说(EMH)相违背,从而致使技术剖析虽然在投资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在学术界却影响较小。关于股票买卖方案的研究,或者只不过简单的用法移动平均买卖规则,其目的只不过为了检验市场的有效性;或者通过打造模型来对股价的中长期变化进行拟合,借助股市预测选择投资组合,均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孙碧波针对上证指数进行了标准检验,王志刚等运用前向人工神经互联网办法对国内股票市场技术剖析非线性预测能力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都发现用移动平均规则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余峰等提出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方案,并对国内证券市场进行了动态实证剖析,均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伴随愈加多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支持技术剖析有效的证据,与打破有效市场假说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出现,技术剖析愈加引起了学术界的看重。
具体来讲,技术剖析包含K线剖析、切线剖析、形态剖析、指标剖析等。其中指标剖析具备较少遭到个人主观意识影响、剖析更具客观性的优点,从而遭到了投资者的喜爱。技术标准大致可分为趋势指标、反转指标、震动指标和辅助指标,趋势指标中最具备代表性的便是均线和MACD。由于均线指标和MACD中都具备参数,而不同取值的参数对于指标投资的成效会产生非常大影响,因此选择适合的指标对于趋势剖析有着至关要紧有哪些用途。
2、检验模型的打造
大家通过打造模型,来检验借助趋势指标进行投资的成效及其在中美两国的有效性,并试图探寻出最佳参数,以获得尽量高的投资收益。模型计算的工具为C语言、EXCEL和SPSS。
(一)模型的设定
为了可以打造模型,更好地研究问题,这里需要作出一些设定:
1、在投资开始时,投资者只持有现金而不持有证券,且整个投资期内投资者不会追加或撤出资金;
2、在投资期内,投资者只持有证券或只持有现金,而不会同时持有两种资产,投资者持有些现金不产生任何利息,不考虑成分股发放的现金股利,即投资者的收益只能通过交易证券的资本利得达成;
3、投资者的买卖本钱在整个投资期内是恒定不变的,这里假设交易本钱分别为1‰和2‰,买卖价格为当日的收盘价,且不考虑交易行为对市场的冲击;
4、不考虑日内买卖,考虑到研究标的实质状况,不会出现涨跌停现象从而影响买卖;
5、不允许用杠杆买卖,不允许做空买卖,从而限定了投资者不会中途退场。
(二)模型的打造
1、均线指标模型。均线最基本有哪些用途是消除偶然原因的影响,留下反映其本质的数字;除此之外,均线还有平均本钱价格的意思。买卖软件中常见的均线主要为移动平均线(MA)和平滑移动平均线(EMA),其中移动平均线(MA)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均线指标最经典的使用方法是格兰威尔法则,但该法则缺少量化计算检验,用时依靠于投资者的主观判断。除此之外,市场上容易见到的还有这么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当证券价格向上突破均线MA(i)且持有现金时买入,当证券价格向下突破均线MA(i)且持有证券时卖出;另一种是当短期均线MA(i)向上突破长期均线MA(j)形成黄金交叉且持有现金时买入;当短期均线MA(i)向下突破长期均线MA(j)形成死亡交叉且持有证券时卖出,其中i 大家使用市场上对均线指标最容易见到的使用方法来进行实证检验,即当证券价格向上突破均线且持有现金时买入,当证券价格向下突破均线且持有证券时卖出。这里的均线分为MA和EMA两种来验证,其计算公式为: MA■(n)=■■C■ EMA■(n)=■C■+■?EMA■(n) 其中C■是证券t日的收盘价。 2、MACD指标模型。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是一项借助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之间的聚合与离别情况,对买进、卖出机会作出研判的技术标准,是对均线指标中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的拓展。大家根据MACD指标发出的交易信号进行买卖。即: (1)计算EMA,即当日EMA(n)=■×当日收盘价+■×昨日EMA■(n); (2)计算DIF,即DIF=EMA(n1)-EMA(n2),其中,n1 (3)计算DEA,即当日DEA(n)=■×当日DIF+■×昨日DEA■(n); (4)计算BAR,即BAR=2×(DIF-DEA)。 当DIF向上突破DEA时则买入,当DIF向下突破DEA时则卖出。由于对MACD指标的三个参数都遍历赋值将会得到大量数据,不利于剖析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所以将指标中影响最小、计算DEA时的参数取默认值,即n=9。 (三)模型所要计算的结果 对于这类模型使用不一样的参数,因为不同模型所使用的投资期是一致的,因此这里无需计算出年化收益率来进行比较。通过这三种模型计算出当投资期结束时的总收益为: RT=■ 在用均线和MACD指标进行买卖时,仅从总收益率的角度来衡量指标的有效性有肯定的局限。因为不允许中途退场,即使投资者在整个投资期所面临的风险也意义不大。这里引入成功率的定义以反映波段操作正确的概率。在用模型进行交易时,假如本次操作买入的价格低于近期一次卖出的价格,或是本次操作卖出的价格低于近期一次买入的价格,则本次操作概念为成功买卖。成功率: rs=■ 为便捷比较用波段操作的成效,概念永久持有收益为标的指数在整个投资期最后一天的价格与第一天价格的比值,这个收益也就是市场上的平均收益。 3、均线指标模型的计算与剖析 考虑到标的证券的代表性,大家使用沪深3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的日线数据来作为研究标的,以研究趋势指标在中美两国的有效性。对于沪深300指数,选取投资期为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6月30日;对于S&P500,则分别选取投资期为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6月30日以和沪深300指数相对应,与选取投资期为1950年1月3日至2014年6月30日来考察整个S&P500的历史。因为均线指标适用于中短期投资,因此在计算时所使用的均线参数均最大为120。 (一)均线指标 1、对于沪深300指数,当参数较小时容易发出交易信号,从而致使频繁买卖(买卖次数伴随参数的增加急剧降低,当参数大于35时才开始比较稳定),因为买卖本钱的存在,使得总收益较低,当参数较大时,借助均线指标投资将会战胜市场。无论是用MA还是EMA计算,借助均线指标投资的成功率都不高,其数值基本集中在0.2到0.4之间,且成功率与参数之间呈现出较明显的递减关系。成功率的均值分别为0.2685和0.2595,这说明在肯定时间内“套牢”或“踏空”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部分计算结果见表1) 总体来讲,对于沪深300指数借助均线指标投资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2、对于S&P500指数,计算结果则显示,不管投资期是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6月30日还是1950年1月3日至2014年6月30日,也无论是用MA还是EMA计算,借助均线指标投资几乎完全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而且,该指标投资的成功率也非常低,多集中在0.2到0.4之间。(部分计算结果见表2) 总体来讲,对于S&P500指数,借助均线指标投资是彻底失败的。 (二)改进研究样本后的均线指标检验 在上面的剖析中,只考虑了几个样本,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直观上的剖析。为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备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需要增加样本。目前以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6月30日中以5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在计算时使用每天滚动的办法,对沪深300指数获得968个样本,对S&P500指数则获得1125个样本。(部分计算结果见表3) 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MA还是EMA,对于沪深300指数借助均线指标大部分状况下是可以战胜市场的,特别是一些参数可以获得远远高于市场的收益,只不过成功率仍然不高。对总收益的均值和参数之间、成功率均值和参数之间进行回归剖析,没发现任何显著的回归关系。不同时期选取不同参数,获得的投资总收益也是不同的,没哪一个参数可以在全时段“通杀”。 计算结果还表明,当证券价格单边上涨时,使用均线指标的投资收益不如买入并永久持有方案。借助均线指标可以战胜市场,主如果由于当市场单边下跌时帮助投资者准时止损,而不是在市场上涨时多获利。实证也证明了,假如可以借助均线指标准时避开每一次暴跌,并在上涨时能适合获利,则在长期内一定能获得很多的超额收益。 对于S&P500指数,借助均线指标投资的总收益低于永久持有收益,只有个别参数可以“偶然地”超越市场表现,其最好的投资方案依旧是永久持有证券。这是由于S&P500指数走势相对平稳,很难出现疯涨狂跌。这也说明了为何美国投资者沉迷基本剖析、套利剖析或是进行指数化投资,对技术剖析则相对不有兴趣。 (三)MACD指标 1、对于沪深300指数,对于大多数(88.32%)的参数取值,通过MACD指标进行投资战胜了市场。其中,当长均线参数为120、短均线参数95时总收益取最大值为6.366,所有参数下投资总收益的均值为3.2648,标准差为1.0392,落后于借助均线指标进行投资的总收益。从成功率上来看,所有参数下投资成功率的均值为0.3961,标准差为0.1831,优于均线指标。在这里,即便简化了MACD的参数,对一个样本的计算结果仍然是119乘118的上三角矩阵,从中找出其规律肯定是一个让人生畏的工作。因此,现在学术界少量研究趋势剖析的论文也都是在研究均线指标,而不想研究MACD。 2、对于S&P500指数,当投资期分别为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6月30日、1950年1月3日至2014年6月30日时,不同参数下总收益的最大值为1.2329、8.1759,均大幅落后于市场。 4、结论及改进 (一)结论 通过市场数据发现,趋势指标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可以起到非常大有哪些用途,通过选择适合的参数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甚至是远远超越市场的收益;但在美国证券市场,均线和MACD指标几乎完全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即均线和MACD指标在中国证券有效,在美国证券市场无效。 借助趋势指标投资的成效紧急依靠于其参数,即使对于最简单的均线指标,不同时期不同参数的成效也是不同的。对于历史数据计算出的最佳参数,对于以后的投资未必是最佳的。投资者花尽心思探寻出的参数,永远只不过对历史的回顾。 学术界上一般觉得国内市场是半有效的,美国市场是强有效的。本次研究结果验证了该看法。 (二)研究改进 模型的改进。本文模型中的限定了投资者只能通过“低买高卖”来盈利且不会因爆仓被赶出市场。而日常沪深300指数S&P500指数都具备对应的股指期货,且其成分股都能通过肯定的方法做空买卖。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考虑这一点,并需做好封控。 研究标的的改进。沪深300指数的历史较短,可用上证综指、深成指数来代替;国外证券市场比较有影响力的指数还包含道琼斯指数、日经指数、恒生指数等。 研究时段的改进。本文主如果研究了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6月30日这一投资时段,以进行中美两国的对比。可以考虑将投资期放大到10年以上,从而使得计算结果具备更好的研究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