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加快两个产业共赢进步

点击数:568 | 发布时间:2025-01-28 | 来源:www.pgmkgs.com

    现在,临沂的经济建设已经步入了快车道,旅游产业可持续进步成为常见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进步观,为旅游业的将来进步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进步观,就需要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构筑旅游业进步的新优势,达成旅游产业全方位协调可持续进步。

    旅游业是有着鲜明文化特点的经济产业,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产业关联性,旅游没文化就没灵魂,文化没旅游就没平台,只有把两者非常不错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竞相进步的局面。做好文旅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助文的大文章对达成临沂旅游工作新突破具备尤为重要的意义。临沂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商贸、红色等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借助这类资源,为旅游进步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其持续进步,是势必选择。

    1、临沂促进文化旅游业进步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临沂旅游工作以科学进步观为统领,以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红色旅游名市”为目的,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宣传推广,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全市旅游业达成了又好又快进步。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443.48万人次,达成国内旅游收入178.7亿元,旅游接待创汇收入5164.66万USD,达成旅游总收入182.3亿元。现在,全市共有旅游社92家,其中具备出境组团资质的旅游社2家;星级酒店61家,其中四星级酒店3家;星级饭店25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6家;省级旅游强县3个,省级旅游强乡镇6个,省级旅游特点村5个。全市旅游直接从业职员8.7万人,间接从业职员已达40余万人。已初步形成了配套齐全、服务规范,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点的旅游服务体系,充分显示出旅游在经济进步中的巨大用途,体现出旅游带动策略的巨大效应,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已初见端倪。

    (一)旅游业进步环境进一步优化。临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来抓,成立了旅游业进步管理委员会。市人大、市政协每年都对旅游工作进行考察、调查。各县区也高度看重旅游业的进步,主要点导亲自讲旅游、抓旅游、解决影响旅游业进步的重大问题。全市上下已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看重,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好环境。

    (二)努力挖掘文化内涵,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成绩显著。临沂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颁布了《临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方法》。旅游与文化部门紧密配合,组织专门力量全方位摸清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科学规划,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手段,全市形成了以《临沂旅游进步总体规划》、12个县区旅游进步规划和70余个项目开发建设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规划体系,塑造了以“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为主题的旅游商品体系和一批特点旅游精品线路。

    (三)积极做好红色旅游项目编制工作,红绿结合、整体推进,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工作。近几年,临沂红色旅游持续升温。2009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国内游客1086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3.7万人次,达成红色旅游综合收入65.83亿元。现在全市拥有国家A级红色旅游景区9家。红色旅游规划在建项目8个,规划总投资17.76亿元。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公告,公布了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孟良崮战役遗址和华东烈士陵园名列其中。在“济南-济宁-枣庄-临沂-连云港”红色旅游精品线上,临沂是唯一有两处景点进线的城市,反映了临沂在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建设方面的成就。

    (四)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10年,全市共规划旅游建设项目75个,规划总投资381.96亿元;现在在建项目56个,今年1月~7月完成投资44.55亿元。规划总投资21.6亿元的蒙山旅游区整理提高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2.8亿元。龟蒙至云蒙景区道路连线工程已全线通车;云蒙休闲观光道已完成80%的路基工程。汤泉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道路建设5.6公里,汤河沿线防洪堤坝加固、滨河路建设工程、中国地热城标志性等工程已基本完成;苍马山度假区、观唐温泉、智圣汤泉、沂蒙影视拍摄基地、云雾茶博览园、沂蒙山酒文化博览园等项目相继建成开放。

    (五)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健全。城市旅游目的地规划构建的“一带”“两城”“五区”正在建设提高,北城新区、滨河景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2010年7月14日,开通了临沂至上海旅游包机,临沂―上海的航班加密至天天6班(往返),临沂机场旅客年吞吐量有望突破60万人次;临沂汽车新站日发班次4000个,日发送旅客6万人次,很大提高了全市旅游集散能力;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制作安装了32块国家4A级旅游区交通引导指示牌,对通往重点旅游景区的道路进行了提高改造;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一批标志性旅游文化设施,将逐步成为新的旅游资源;鲁信国际会展中心、万兴都国际商业公园等进一步健全了城市旅游功能。

    (六)文化搭台,强化市场发展力度,宣传营销效果显著。全市加大形象宣传,制作了临沂旅游形象宣传视频,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和山东卫视播出,制作了《临沂旅游计调手册》《临沂旅游精品线路》等宣传材料,每月向重点区域旅游社邮寄《临沂旅游》杂志,颁布了《2010年度临沂旅游奖励方法》。组织由市、县、旅游企业组成的旅游市场营销小分队,到目的客户资源城市采取以投入广告、召开旅游推广会、与当地旅游社一对一洽谈合作、景区后期跟进宣传等方法宣传精品线路旅游商品。临沂区―孟良崮―天上王城―雪山彩虹谷―天然地下画廊的“3日游”线路遭到了各家旅游社的喜爱。积极拓展与大旅游商的合作。与无锡康辉旅游社合作,设立了临沂旅游(无锡)专卖店。与上海春秋国旅合作,开通了上海到临沂旅游包机。同时,通过“临沂人游临沂”“好客山东贺年会”“观世博游临沂”和“旅游下乡”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激活了市内旅游市场。

    (七)旅游企业经营与文化达到有机结合,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临沂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中“蒙山”和“寿文化”“孟良崮景区”和“革命文化”“王羲之故居”和“书法文化”“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和“兵书文化”“天宇自然博物馆”和“自然科技文化”达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各景区针对自己特点不断健全导游词,充分发挥导游词引领游客浏览的载体功能,达到导游词的趣味性、文学性和科学性的完美结合。旅游景区与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科技文化的结合,为全市达成旅游业的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餐馆抓住“酒店文化”这一效果最好的突破点,不断变化、革新、突破,达成了餐馆商品多样化,不只用建筑形式和内部装修折射文化内涵,用规范规范来保证餐馆文化的连续性,用餐馆文化提升服务品质,使得餐馆之间的角逐从有形的商品角逐、无形的服务角逐,进步到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文化角逐,树立自己独特的酒店文化和精神底蕴。

    旅游社在常规观光线路基础上深度开发文化旅游,逐步推出了“夕阳红之旅”“暑期修学之旅”“乡村文化之旅”“溶洞自然之旅”等成熟旅游线路,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进步机制体制不断革新。一是加大资源整理。打破行政界限,成立了蒙山旅游区管委会,组建了蒙山旅游集团。临沭苍马山旅游区升格为副县级单位,实行了旅游局、管委会和开发公司“三位一体”的开发模式,形成了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匹配,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高效的运作机制。市里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2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旅游接待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由346个接待单位组成的市旅游接待协会,把社会宾馆、社会饭店等纳入协会管理。二是革新管理机制。先后颁布了《临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方法》《临沂旅游奖励方法》《农家乐水平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临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方法》明确了旅游部门在旅游规划编制、建设、管理中的地位和用途,防止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多头管理、无序开发、低水平和雷同项目建设等问题。三是深入挖掘沂蒙文化内涵,塑造沂蒙文化旅游品牌。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爱党爱军、发展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大型水上实景风情歌舞《蒙山沂水》,就是发挥文化对旅游的强力支撑用途,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城区的旅游吸附能力。另外,还积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塑造沂蒙旅游品牌。

    2、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进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付进步方案

    (一)旅游文化品位挖掘不够深入,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旅游文化品位问题,是临沂旅游进步中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旅游业要成为支柱产业,重点在于提高旅游业的品质和品位,在于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加大旅游文化建设。

    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历史文献的采集整理和深度挖掘,就怎么样挖掘景区内涵,提高景区文化品位;怎么样提升文化旅游的革新能力,加快现代科技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就怎么样搞好旅游行业的资本运作,壮大文化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理清进步思路,制定进步手段,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可以得以充分释放,使旅游商品的品位得以很大地提高和结合。同时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同时大力培植旅游产品市场,突出地方特点和文化底蕴,挖掘和开发具备纪念性、艺术性、珍藏性、便携性的旅游产品。培育一批旅游产品生产企业,进步一批真的意义的旅游购物商店。积极进步旅游文化娱乐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进旅游经济进步。

    (二)文化旅游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投入不足是临沂旅游文化建设的一个障碍,一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即便有好的创意和策划也只能束之高阁,不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后陷入投入少-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回报低-投入更少的怪圈,很难达成旅游文化进步的高起点、高品位、高端次、高利润;其次,投入不足制约了营销推广活动的有效拓展,直接对旅游文化进步形成制约。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商贸城市,有不少的社会闲散资金,应借鉴发达区域的新理念、新机制,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进步,借助社会力量塑造优质的平台。

    (三)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问题的制约原因。全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问题紧急,“一山多主、一水多主”,不利于旅游的统一规划、开发、宣传、管理,不利于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健全,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借助,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协调进步和社会稳定。

    要结合临沂实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进步文化产业、兴盛文化事业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引导、督促各旅游企业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大力推进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离别,风景、文物、旅游有关行业管理一体化的模式,真的把旅游文化产业管好放活。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章是一篇大文章,旅游产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革新进步思路,以进步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走文旅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助文的路子,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努力把临沂建设成为旅游形象鲜明、商品特点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环境优美舒适、基础设施健全的新兴旅游城市,达成全市旅游业的可持续进步。

    姜宁宁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