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03 ― 0128― 02
旅游业的如火如荼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种类,广袤的湿地也被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借助。进步湿地旅游既有益于湿地的保护,又能增加经济收入的双赢方案。但长期以来,大家对湿地的认识不足,把湿地当作无用之地。近几十年来,大举开发农田、过度放牧,致使了湿地生态环境恶化。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非常重要的存活环境之一〔1〕,同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只孕育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有较高的生产力,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湿地具备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沙化、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碳循环和保护海岸等极为要紧的生态用途,具备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物资源、进步渔牧业等经济用途,还能发挥旅游观光、提供教育与科研等社会效益。但湿地生态系统是十分脆弱的,湿地的水资源是动植物赖以存活的条件,一旦遭到破坏将非常难恢复。因此,适当的开发借助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对于湿地的保护和湿地旅游的可持续进步具备要紧的指导意义,必须要处置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1嘟噜河湿地概况
1.1区位概况
嘟噜河湿地坐落于黑龙江鹤岗萝北县境内,横跨该县团结镇、农垦军川农场和普阳农场,是松花江支流嘟噜河流域和梧桐河流域形成的沼泽区,海拔56-776m, 西北是小兴安岭余脉,东南是三江平原北部边缘。2000年嘟噜河湿地被列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9967.33公顷。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可分为低山丘陵、山前漫岗、平原和低湿平原多种地貌种类〔2〕。
1.2嘟噜河湿地的物种资源
嘟噜河湿地土质肥沃,水域广阔,动植物多种多样,分布有鸟类16 目31科126 种,占全国湿地鸟类总数的10.6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即丹顶鹤、白尾海?m,二级保护鸟类22种,有大、小天鹅、白鹤等,爬行动物3 目4 科6 种,两栖动物2 目4 科8 种,兽类5 目9 科32 种,湿地植物60 科164 属347 种,其中被子植物就有57 科160种〔3〕。嘟噜河湿地是黑龙江三大水禽栖息地之一,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合。八十年代曾是东北亚最大的鸟类繁育中心和迁徙中转站。
2嘟噜河湿地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
2.1水位降低、水资源降低
水资源是湿地旅游开发和存在的基础。嘟噜河湿地属寒温带国内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549.1毫米,理论上是半湿润区域。但近几年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地下水位降低,紧急缺水给湿地导致毁灭性的破坏,湿地退化紧急,湿地变得“干渴”。干旱不只带来水资源的降低,更潜藏着巨大的失火隐患。春天的干旱少雨,再加上农民烧荒种田,湿地发生失火的可能性很大。对栖息在湿地的鸟类及其他动物的存活构成威胁。
2.2农业开发、过度放牧致使湿地遭到紧急破坏
萝北县嘟噜湿地开发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当时拍卖“五荒”的背景下,嘟噜河被当作因为没水利工程、多年积涝、一直未开垦的荒地大举开发,并且被视为是一处进步农业生产的宝地,将大大提升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并且通过发包土地,用以增加县财政收入。于是现代化的机械开进了沉静的嘟噜河湿地,农业大开发、排水沟渠的挖掘,使湿地遭受紧急的毁坏,1万多公顷湿地在几年间消失殆尽。近年来进步畜牧业的农民渐渐增多,湿地成了天然的牧场,成群的牛羊啃噬着湿地,对湿地导致了紧急的破坏。过度的捕捞也致使鱼类数目和类型的急剧降低。湿地生态景观的吸引力大为降低。
2.3 环境遭到污染
嘟噜河湿地所处区域以农业为主,现代化农业中农药、很多用化肥等污染物,与很多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湿地土壤和水资源,使水体富氧化趋势加快,湿地绿色的生态环境遭到挑战。
2.4保护部门有名无权,缺少保护资金
湿地的掠夺性开发在当地村民的不断反对及政府干涉后被叫停。湿地保护被列为县要紧工作之一,并且提出了湿地旅游的构想。2008年萝北县成立了湿地管理局,拟定了保护计划采取了抢救性的保护手段。但因为湿地面积广阔,保护管理部门职员配备不足,省政府的划拨的专项资金一时很难到位,县政府下拨的保护资金犹如杯水车薪,没办法满足近2万公顷的湿地保护资金缺口。湿地保护管理局属林业部门,因为保护部门的“人微言轻”和缺少有关规范的约束,其他部门不遵守不配合,湿地保护部门的工作拓展非常难落实。
3嘟噜河湿地旅游项目的开发模式
嘟噜河湿地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三江平原广袤的黑土地上,湛蓝的天空、流动的白云、自由追逐、休憩的鸟儿与随风摆动的芦苇、散落的牛羊构成了一道叫人心驰神往的漂亮风景。借用湿地水体、植物、动物景观,进步湿地旅游,是进步当地经济的要紧突破口。把湿地旅游塑造成与黑龙江的大冰雪、大届江齐名的旅游项目,将大大丰富鹤岗的旅游内涵,提升湿地的旅游影响力。
湿地旅游项目大体可以设计为景观观赏类、休闲游憩类、趣味体验类、科普科考类和民俗文化类。结合嘟噜河湿地的特征,可以开发露营、观鸟、泛舟、垂钓、骑马、科普、摄影、绘画、农家乐和渔家乐等项目。湿地景区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活动的拓展设计一些观赏平台,让游客可以接触到水面、近距离观赏到鸟类的生活状况,策划一些动态的参与性活动,提升游客的兴趣和充分接触和知道湿地的娱乐活动。同时科普活动可以提升游客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嘟噜河湿地旅游开发不可以孤立的开发,要结合附近其他旅游资源,形成旅游精品线路,才能提升湿地知名度,并获得稳定的客户资源。鹤岗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如国营农场、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赵尚志公园、女真族祖先肃慎部落遗址、国家绿色粮食生产基地、丁玲纪念馆、奥里米古城、名山岛和太平沟掘金遗址、鹤北林业局原始森林等等,完全可以组合这类旅游资源,设计系列旅游线路。
4 嘟噜河湿地旅游开发可持续进步对策
进步湿地旅游需要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为取向〔4〕,以进步经济为方法,保护与进步并重,最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的目的。具体对策如下:
4.1以可持续进步为指导思想
湿地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是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首要条件下,拓展观赏和游憩活动〔1〕,必须要以可持续进步为指导思想。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锐性决定了“保护”在湿地旅游开发中的重要程度。所有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的开发策划都要以保护和可持续进步为首要条件,以保护湿地生态种类和保护珍贵、濒危动植物及其存活环境为主要目的,适度开发借助湿地资源,旅游活动项目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进步。嘟噜河湿地旅游开发要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只在实验区拓展旅游活动,严禁对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动物栖息地导致干扰和破坏。
4.2 拟定科学的湿地旅游进步规划
科学的湿地旅游进步规划是湿地旅游开发需要遵守的指导原则。开发嘟噜河湿地旅游第一应付湿地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为后续旅游策划和项目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这不止是湿地资源旅游开发获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要紧手段。第二要从长远角度保证旅游项目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湿地生态景观为旅游所用,旅游投入又能为保护湿地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唤起大家对湿地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另外划定可以进行旅游开发活动的地区,科学计算湿地的游客承载能力,进行建设不破坏生态环境,合理拟定旅游线路和策划旅游活动,严格控制开发建设规模,人为景观原因的添加需小心维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防止由于旅游开发致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4.3退耕还湿、引水入湿地
为恢复嘟噜河湿地的水草丰美、鸟类天堂、棒打狍子瓢舀鱼的状况,并长久地保持这类景观需要保证充足的水源。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退耕还湿的政策,加大湿地的管理,重新开通河道,把嘟噜河水引入湿地,恢复明水面积。同时应限制居民砍伐、放牧、捕捞、烧荒、挖沙等行为,并禁止向湿地保护区内排放废水和倾倒垃圾。
4.4打造湿地保护法规,加大湿地旅游开发的管理和监督
湿地的保护和开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用健全的法律和规章规范来管理湿地旅游开发与建设,才能确保湿地保护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权利,加大这类部门的实行力度。湿地开发管理势必涉及海量部门和利益群体,没有效的约束机制,没各部门、各利益体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湿地旅游开发管理部门和保护部门非常难拓展工作,势必威胁到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因此权威的管理部门、适当的管理体制与强有力的约束力,是湿地旅游开发需要拥有的条件。
4.5融入地方特点文化,塑造特点旅游项目
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大同小异,旅游开发可以借鉴其他地方成功的湿地旅游项目,但要融入地方特点,才能保证长久的吸引力。如在湿地旅游开发方面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河北白洋淀,旅游项目的拓展紧紧围绕渔家乐这一传统主题,同时充分挖掘白洋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抗日时期脍炙人口的故事,是成功的湿地旅游开发案例。嘟噜河湿地同样有着独特的古人类遗址、少数民族文化、知青垦荒文化等文化内涵,旅游项目开发要挖掘和融入这类特点元素,塑造我们的闪光点。